可惜这套铜活字就印刷了一次康熙字典,就被藏了起来。
出版了他的《唯物学》,并在伊洛书院摆下擂台,邀请各方豪杰前来辩法。
私下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个时间概念,只不过官面上还没有认可。
朱雄英:“……”
也就在这个时候,方孝孺终于开始了他的行动。
很多人因为研究这本书,成了唯物学的门徒。
解缙既然加入了陈景恪和方孝孺的圈子,自然要为他们的学说考虑。
既要使用华夏思想,又要完美融洽,是很麻烦的。
陈景恪提醒道:“我想给它取名叫大明周报。”
朱标说道:“邸报的篇幅可不小,一周时间来不及刻板吧?”
掌握周报的人说了算。
理学门徒顿时破防,指着那一小撮人怒骂不已。
“所有想要辩论的,就给报社投稿,大家在报纸上进行争论。”
不过,别看现在唯物学风头如此之盛,陈景恪和方孝孺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
然后……《唯物学》竟然脱销了。
内心里反而更加的警惕。
然而铅这个东西,接触多了太伤身体。
现在陈景恪正在做的就是最后的修改。
最麻烦的反而是论证方面。
“理学是强势的一方,只能被动应战。”
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最后的论证工作。
前七天的辩论,都是方孝孺单方面暴打反对者,到了后面已经没有人敢上台去挑战了。
陈景恪和朱雄英连忙起身见礼。
偶尔就来一句:为何不敢看完唯物学再来找我,莫非是怕了?
“其实这是一个阳谋,他们看出来了也没用。”
“上台去挑战的基本都是普通读书人,真正有学问的大儒,还在研究此书的优缺点。”
道德制高点,预设立场,简直完美啊。
在内心里自然是支持唯物学,觉得方孝孺就是厉害。
这让陈景恪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