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格格党 > 第172章 专题 华夏黑月光3(第4页)

第172章 专题 华夏黑月光3(第4页)

谁能保证后代皇帝都能给地方完美选择最佳的官员搭配?刘彻:所以朕还在搞改革啊!

多弄点监察官,能限制一些是一些。这种事情很难杜绝的,不过只要他们闹出的动静威胁不到中央就行。

搞分封制,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轻便的纸张。各地奏折送往都城太麻烦了,不如直接就近处理。

刘彻变不出纸来,但他能想其他办法。

事有轻重缓急,那就让地方官员自己处理小事,大事再送往咸阳。

要卡准那个度,不给地方官越界的机会。下放的权利得适当,太小和太大都不行。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刘彻决定慢慢尝试,总有一天能试出合适的“度”。先一个小目标,十年内尝试出来。

但是吧,刘彻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

六国文字、语言等等都不相同,更别提什么度量衡了。甚至就连马车,左右两个轮子之间的间距都不同。

古代的土路夯得再实,马车轧久了也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印。

要是车轮间距相同,那就可以直接在凹陷的车辙里前行。而间距不同的话,一不留神就会有

一个轮子卡进车辙里,还得下来把车抬出去,很不方便。

始皇为什么要修驰道、统一车辙?就是因为传送各地公文不方便。

他需要新的、更简短的、没有留下车辙的道路,然后安排统一间距的马车。这样就算出现新的车辙,也是全国通行的车辙。

度量衡就更不用说了。

收税的时候说好全国各地都收同样的重量,比如一斗。那么韩国地区的一斗和赵国地区的一斗如果不同,就会造成各地百姓交的税不同,你说是不是要统一?

可惜因为语言不通、官吏数量不足等问题,一统六国之后很多六国故地的官吏都是用的原来六国的小吏。

这些人有的想借机牟利,有的则是单纯的憎恨秦国。所以不少人仗着百姓不识字、听不懂秦国话,就会故意乱说,欺骗百姓缴纳更多的税赋,再和百姓说这都是大秦的要求。

刘彻原本想着大不了就派秦人去各地盯着那些官吏,只要监察机构人数足够庞大,就能照顾到所有地方。

结果实操起来发现,秦国人就那么多,识字的秦国人更少,愿意远离秦国去六国发光发热的少上加少。

天下一统之后,到处都是问题,任何一条政策推行起来都叫人头痛。

幸好,文字本来就不用推行给所有百姓,只要官吏和贵族学习秦篆就够了。这些人没有反抗的资格,否则就可以打成六国余孽。

至于语言,战国贵族之间有通行的雅言。也就是战国七雄至少有八种语言,其中只有雅言是贵族都会说的。

刘彻决定直接推行雅言作为官方语言。

正好平民百姓对贵族向往又畏惧,打着教授百姓“只有贵族才能学的雅言”的旗号,抵触者就会少很多。

刘彻: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时间不够用。

光是一个语言的统一,就不是三五年可以搞定的。学一门新语言对很多人来讲,那是十几二十年也学不会的大事。

而语言不通,其他的任何政策都很难推行下去。除非大秦有足够的小吏可以派遣到六国各地,否则就无法解决当地官吏阳奉阴违的问题。

因此哪怕刘彻没有像始皇那样连每个县的奏折都要亲自批阅,休息的时间也肉眼可见地少。这样高强度的改革,只有始皇经历过。

不过

幸好刘彻也经历过弱化版的大范围改革,算是勉强有点经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