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大秦往上数好几代秦王都想着当老大、甚至是一统天下。刘彻觉得自己这么做还能顺带达成
先祖的夙愿,他可真是太孝顺了。
一箭双雕,他喜欢。
于是等到成功一统天下之后,刘彻目标达成了,有点空虚。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就在这个时候,朝堂上有人提议分封诸位公子。
刘彻刚开始还听着,因为毕竟朝臣们提议的是让他给自己儿子封地。都是自己的崽,疼一些也没毛病。
但是听着听着,刘彻开始觉得有问题了。
#34;诸侯王权力太大,朕觉得不太行。#34;
刘彻心说他才刚把天下所有土地都收拢到自己手心里,个小兔崽子就想分他的权、从他手里分走几块土地,你做梦呢!
如果分封的不是他儿子,而是别的什么人,这不就和他好不容易抢到了完整的拼图碎片,却愣是要分几片给别人一样么。
朝中就没有几个强迫症的吗?看着拼图上缺几块不觉得难受吗?刘·权癌晚期·彻,表示拒绝。
先秦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各国可以在自己国内搞小朝廷。上到丞相下到普通官吏,应有尽有。
一个国家内有n套完善的领导班子,你还指望诸侯王不会造反?想什么美事呢,你都把权利送他手里了!
哪怕真要给封地,也不能允许他们在封地里设立什么丞相之类的,否则就是饮鸩止渴。可是朝臣表示,如果不搞分封,那么地方不好管理。
刘彻反问:
#34;为什么会管理不过来?朕多派几个心腹去地方不就好了?#34;信儿子不如信心腹,儿子会造反,心腹不会。
朝臣:???
不是,为什么陛下你会觉得儿子会造
反但心腹不会?儿子造反好歹皇位还在自己人手里,心腹造反就成别人家的了!刘彻嗤之以鼻。
都是造反,谁比谁高贵呢。而且儿子不是个个合他心意,心腹却是他考量过人品的,他就是觉得心腹更可信一点。
朝臣:那您要给心腹分封吗?
刘彻:怎么可能?朕顶多给他封个高官!
朝臣:。…
为了把所有权利拢在自己手里,刘彻开始了丧心病狂的改革。
他想要官员治理地方,而不是藩王。但是官员不一定靠得住,他也没有那么多心腹派到全国各地。
问题不大,制衡朝堂,他擅长。
派一个人去不太保险,那就多派几个。只要他们不会结盟联合在一起坑骗中央,那么刘彻就能够把控住局面。
不能全派有仇的到一个地方,互相扯后腿也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该怎么挑选官吏,这是个大学问。
群臣真的很想和陛下说,您搞的这制度好是好,就是太考验皇帝的本事了。如果继任之君没您那个本事,地方还是得脱离掌控。
谁能保证后代皇帝都能给地方完美选择最佳的官员搭配?刘彻:所以朕还在搞改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