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既能为正式科举热热场子,也能让百姓们提前看到科举的公平。”
李二陛下斟酌半晌,眼睛逐渐转亮,点头道:
“不错,是个好主意!
如此一来,既能堵住士族的嘴,又能让寒门子弟有更多的机会试错。
就按你说的办吧,但关于试院的事,也由你全权负责。”
特码的,文哥就知道。。。
君臣二人就这个问题完善细节时,不知何时遛出神龙殿的王德,脚步轻快的进来禀报:
“陛下,太医署来报,说齐国公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
只要齐国公好好休养一段时日,还有痊愈的可能,但若再劳心劳力,恐怕。。。”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莫名的伤感。
辅机啊辅机,你又是何苦呢,明明早些低头,筹集铁料送到汤峪,现在已经痊愈了吧。。。
“哎,让太医署多派些人手去齐国公府。。。
再叫上甄立言兄弟二人,请他们务必看好辅机,莫要让他再动气。”
王德应下,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李二陛下和李斯文,笑谈间,烛火已经燃尽。
透着窗棂,李二陛下怔怔看着窗外的晨光,轻声道:
“彪子,你说。。。等将来科举彻底推行,寒门子弟真能如朕所愿,代替士族撑起大唐的半边天吗?”
李斯文回想起后世,全国扫盲后涌现出的一批批大才,前赴后继,甘于无名。
不过短短几十年,白茫大地便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赶超一众强国,保二争一。
很是坚定的点了点头:“陛下,会的,臣保证。
只要陛下坚持新政,只要让百姓人人都有书读,保证上升通道不被堵死,那大唐一定会愈发兴盛。
胜过昨日,略逊明朝!臣保证。”
李二陛下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或许。。。这句来自李斯文的承诺,这位自称阅尽后世千百年的大才的定言,是他这半辈子最值得铭记的荣勋。
虽说世家的症结根深蒂固,但也有李斯文这种有志之才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