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大理寺的官员上前一步:“长孙二公子,时间到了,该走了。”
长孙涣抹了把脸,邦邦几个响头,哽咽道:
“孩儿谨记阿耶教诲,等见了姑父,主动请缨去陇右历练,再也不惹是生非。
等孩儿平安回来,再在阿耶膝下承欢。”
带有哭腔的打了几个嗝,长孙涣不舍的松开那只已见衰老的大手,双手捧着木盒跟着官员出去。
走到院门口时,他回头看了眼正房的方向,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慌。
事到如今,他才突然意识到,阿耶已经老了,长孙家能横行无忌的依仗也没了。
之后的路要自己去闯,生则长孙家无忧,死。。。全家陪葬。
。。。
神龙殿里,李二陛下正看着大理寺送来的奏折,眉头又皱了起来。
李斯文站在一旁,见皇帝脸色不对,轻声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你自己看。”
李二陛下把奏折扔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好笑,几分无奈。
李斯文捡起奏折,快速扫了一遍,心里也吃了一惊。
奏折上说,出身山东士族的几个老臣联名上书,称长孙涣“年少无知,受人蛊惑”,请求陛下“从轻发落”。
尤其是最后一句,“若严惩功臣之后,恐寒了天下老臣之忠心”。
当初自己的护身符,转眼就成了给长孙涣脱罪的借口。
只能说,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这些人倒是会趁火打劫。”
李斯文心里回忆着,这段时间山东士族发展得太好,才让这几个老家伙吃饱骂娘,反过头来对付自己。
侯君集敢跟自己作对,是知道有侯杰在,自己不太可能朝令夕改,削减潞国公府的分红。
但你们这些没背景,全靠文哥心善的落魄户,怎么敢的?
冷笑一声,打定主意等将来有空,这些吃里扒外的老东西们,有一个算一个全给他滚蛋。
还想继续分红,回家吃西北风吧!
分析道:“表面上看,这些人是看在长孙无忌赠与的利益,才选择为长孙涣求情。
但实则。。。也不排除借这个机会,试探陛下心中底线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