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时,守城都尉偷偷跟他说,京兆尹名叫崔元礼,出身博陵崔氏,虽是旁支,但也属于五姓七望中的一员。
当年全靠长孙无忌举荐,才在四旬的年纪坐上这个位置,私底下跟长孙家走得极近。
可以说,这桩知遇之恩,已经在崔元礼身上打上了长孙家的烙印。
若论起远近亲疏,可能比博陵崔氏主家,还要更近几分。
万一把人证物证交给崔元礼,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结果这货悄摸烧了供词烧,宰了这群流民。。。
事后再想追究起来,可就变得相当麻烦。
二郎说的对,必须盯着他审,一步都不能离开。
到了京兆尹府门口,侯杰上前,右脚猛地踹在门上。
只听“咚”的一声巨响,震得门轴都在颤,门楼上的灯笼晃了晃,落下几点火星,溅在他靴尖上。
“崔元礼!滚出来办案!”
恨屋及乌的心情作祟,侯杰没有半点好脾气,声音犹如滚滚炸雷,在空荡的街头回荡。
扔藏在墙根的更夫,也被吓得捂住了耳朵。
过了好半晌,侧门才“吱呀”开了条缝,一个满脸皱纹的老门房探出头来。
他眯着老花眼,打量着侯杰一行人,枯瘦的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都子时了,还来闹什么?大人早就歇下了,有案子明天再来!”
“歇下了?”
侯杰冷笑一声,往前一步,右手猛地抬起,一巴掌扇在老门房脸上。
“啪”的一声,老门房的脸颊瞬间红了大片,嘴角渗出血丝。
“某家曹国公府,特奉陛下旨意前来报官,若因此耽误了陛下的事,你这老东西担待得起?”
你奉谕旨怎么不早说。
老门房被一巴掌打懵,捂着脸踉跄着退了几步,很是委屈。
因为脸上吃痛,顾不上手里拐杖,任由其掉在地上。
老门房缩着脖子,小心打量着来人。
虽没认出这人身份,但就凭一身锦袍,腰上的和田玉带,随口将陛下挂在嘴边。。。
这位爷就远不是他能招惹的大人物。
顿时慌了神,忍痛上前,赔笑道:“这位爷。。。是小的有眼无珠,您。。。您稍等,小的这就去通禀大人!”
“不用通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