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不到就把第一台车的本钱赚回来了,换了第二台车更是两个月便开始盈利赚钱。
赶着冬月里,别人的车拉货费劲,他们那台重载三轮车,不仅比别人拉的多,还跑的快呢。
受他们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决定凑在一起搭伙跑车,更是把自己的三轮车换成了重载三轮。
这年月只要找对了门路,只要肯吃辛苦,是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的。
天气好的时候,大院里的孩子们一起玩,以前看闫芳表情木讷,双目无神,最近一段时间看可有改善。
闫解放真舍得,不是自己的亲闺女,可对闫芳比自己亲闺女一点不差。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傻子过年看隔壁啊,他养孩子也是一样。
住对门的李家怎么养孩子,他就怎么养,就算做不到,努力也是要做到的。
葛淑琴把他的这份心思都看在了眼里,刚开始婆婆唠唠叨叨的说叨这些,她并没有言语。
闫解放要死要活地娶她,她也想看看闫解放的心。
是到后来了,养车赚钱了,闫解放依旧肯花心思,真心对待闫芳,她这才开了口。
葛淑琴同闫解放讲了,一家一个情况,他们这种家庭犯不上跟谁对比,只要对得起孩子就行了。
可闫解放不愿意委屈了闫芳,或者说直白点,他不愿意委屈了葛淑琴,更不愿意委屈了自己。
说起来,闫芳也不是葛淑琴从外面带回来的,他同自己大哥虽然有叽咯,可也是亲哥兄弟。
以前的事自然不能再提,可对自己的亲侄女,现在叫闺女,那是一点都不会亏心。
再一个,葛淑琴当初从门房里把他的行李卷背回家,那夜里的身影他始终都记得。
所以对闫芳,就等于是对葛淑琴,亏了一点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这份感情。
这大院里养孩子的标准可吓人,周围街坊邻居有知道的,不由得暗暗啧舌。
不过看大院里的这些孩子,是要比胡同里年岁差不多的孩子早慧很多,也机灵很多。
李宁一岁半就开始呀呀冒话,走路更是屁颠屁颠,小跑都不成问题,更别说他大姐李姝了。
大魔王可不是白叫的,除了贾家槐花,她是最大的,槐花都已经上小学了,自然不会玩到一块去。
但凡李姝去奶奶家,她便能在大院里称王称霸,是大姐大。
“李姝爸爸,您好。”
李学武照例送闺女来上学,因为下小雪,他不放心,亲自送了李姝到校门口。
刚完成“人质”交接,李姝的幼儿园老师便叫住了他,很是热切地打了招呼。
“您好,胡老师。”
李学武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微笑着回应了招呼,毕竟自己闺女在人家手里呢,要客气的。
李姝瞪着大眼睛看了看老师,又看了看爸爸,不知道老师突然叫住爸爸做什么。
该不会是告她的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