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里做饭有煤气灶,有柴火灶,地窖口就在楼梯下面,不用出屋挨冷挨冻。
就是最辛苦的洗衣服,也有洗衣机帮忙。
习惯了,怎么都一样。
“鬼儿瓜龟儿瓜,真呀真多呀——”
由着二丫帮忙,洗漱完的李姝拍着小手回来,嘴里唱的歌词已经面目全非。
原本应该是学鸭子叫的,现在成蛤蟆叫了。
“嘿嘿嘿——”
瞧父亲看了她一眼,李姝也知道唱错了,嘿嘿一笑,便去餐厅里等着吃早饭了。
其实早饭已经预备齐了,五口人的饭菜再简单不过。
李学武和顾宁都不是挑剔之人,只要不是特殊口味的家常便饭都能适应。
米粥、花卷、小咸菜。
有时候米粥也会换成白菜汤,或者萝卜汤,花卷换成馒头、包子,小咸菜的种类要换着花样做。
李姝和李宁都可以正常吃饭了,只是李学武心疼闺女和儿子,从小牛奶和鸡蛋是不断的。
李姝是喝牛奶长大的,看起来肥嘟嘟白嫩嫩的,李宁从小吃母乳,牛奶多是白天做辅食。
营养富足的孩子看起来就是不一样,无论是个头还是反应,都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慧很多。
李唐比李宁大了一个月,受李姝小时候喂养经验影响,大嫂赵雅芳也是舍得的。
鸡蛋是李学武留下的那几只母鸡供应的,牛奶则是大嫂自己从街道定的,所以李唐也没亏着。
有李家的三个孩子打样,这大院里的孩子就有了对比,谁都不想吃这个亏。
闻三儿临走前给费善英留了一千多块钱,更有沈国栋和李学武的照顾,闻远也是吃着鸡蛋和牛奶了。
等傻柱家的何壮,那更是“老来得子”,傻柱当儿子是自己眼珠子一般。
甭说两口子都挣钱,他时不时的赚外捞,更有一大爷帮持着,就是没有钱,他也不会让何壮看人家孩子吃,就以他那个脾气,你想吧。
这大院里新生代唯一吃了亏的是闫家的闫芳,从小体弱多病,家里又连续遭逢变故。
还得说闫芳有个好妈,没抛弃她,更有个好后爹,没有嫌弃她。
就算是带着她收破烂那段时间,瘸腿的闫解放也没说亏了这孩子,也是从那时候起闫芳才吃了好的。
当然了,也有李学武的帮助,让葛淑琴到厂里工作,生活有了份保障。
现在情况当然不一样了,闫家先是没了大哥,又没了老子,兄弟姐妹几个倒是团结了起来。
只三轮车就已经换了一个,别人还在犹豫是否贷款买车去跑货运站的业务呢。
别人可能不清楚,沈国栋负责这方面的业务,他还是很了解闫解放那台三轮车赚了多少的。
你只当他们辛苦,没想过兄妹三人为啥肯吃苦。
三个月不到就把第一台车的本钱赚回来了,换了第二台车更是两个月便开始盈利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