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负责保卫组时期,处理的干部特别多,违规违纪是一方面,懒工惰工也是要处理的。
蹲着茅坑不拉屎,那就挪走他,上一边蹲着去。
听说新来的苏副主任很有人情味,但保卫组的制度严苛,下面的人倒还是遵循此前的工作制度。
这也体现出了李学武在红星厂的影响力,在保卫组的影响力。
不过保卫组即将完成拆分,各大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建设和调整,保卫处独立运营,培训划给了人事处,纪监划给了组织工作部,部分监察职责划进了审计处。
质量安全环保部成立,下设质量监察处、保卫处、消防处以及安全环保处。
主管领导是苏维德,部门经理是王小琴,副经理是于德才。
周瑶担任了保卫处处长,兼并企业调进来的邰俊才担任安全环保处处长,苏维德从上面要来的周泽川担任了纪监处处长。
不过纪监处划出去了,不归他管了,因为这种划拨让苏维德在办公室里摔了杯子。
这不就等于断了他一臂嘛。
关于大部室和小处室的级别,有在企业工作过的读者应该清楚,叫处长的不一定是处级干部。
机关处室在这里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职级属性,属于大部室下辖的小型行政单位了。
处长是一种职务名称,处级干部才是行政级别。
所以,周瑶的保卫处处长依旧是正科级,不是她进步了,是她所管理的保卫科进步了。
这就是集团制度晋级的一种表现,听起来很复杂,但在正常的企业管理序列中是很清晰的。
没有人会叫错自己领导的级别,也没有会不知道自己领导行政级别,不在体系内的当然就不懂了。
保卫组拆分完成,也标志着红星厂组机部门正式向集团大部室级部门跨越。
质量安全环保部第一个动,第二个要变动的就是组织管理部。
因为在相关业务和组织部门调整的过程中,两个大部室有关联,所以是前后变动。
相应的,人事劳资部紧随其后,与人事工作紧密相关的财务控制部排在了人事劳资部的变动之后。
生产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和调度运输部,关联较大,三个大部室前后变动。
业务管理部和工程管理部有关联,也是前后变动。
然后就是业务相对独立的企业宣传部和营销管理部,以及工人联合会,排在了最后动。
是不是还落下了一个?
没错,综合管理部,秘书长负责的大部室。
与其他部室按照前后次序,在委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变动不同,委办本身向综合管理部跨越是持续性的。
也就是说,从李学武到任以后,相关的变动工作就已经在执行和实施了。
综合管理部下辖三个处室,总经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谠委办公室。
要说最近梁作栋为啥活动的如此频繁,他和白常山正处于一个不上则下的尴尬位置。
李学武现在是秘书长兼任了委办主任,两人可是正经的委办副主任。
委办跨越到了综合管理部,两人就能顺理成章地担任管理部副经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