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米长的大刀,五厘米高的冰箱,这种笑话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而这种申请,谁签字谁就会成为大笑话,甚至有的领导连成串地变成笑柄。
你说后世那些裁决书上出现的错误,是书记员打错字,没检查吗?
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她检查了,也有可能疏忽了。
领导在审阅的时候马虎,没注意,就签发了,结果贻笑大方。
在李学武变更了保卫处办公制度以后,这种情况基本上没再出现过。
在他审阅签字以前,综合办在收集申请的时候会提醒出明显的错误。
到了彭晓力那里,会对一些较为隐蔽的错误和不可能通过的条件进行标注提醒,然后退回重报。
真正到了李学武案头上,基本上都是符合标准的,没有常识错误的。
而周一这天,杨骏便仔细考察了这一办公制度的优秀性。
彭晓力把所有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重新排序,甚至精确到了时间点。
而李学武能在很短的时间获取到必要的信息,快速地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批和处理。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办公室不时地有人进来汇报工作。
甚至有一些特殊申请,是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提交上来的。
在审阅申请的过程中,负责人也要接受李学武的问询。
杨骏仔细观察了李学武的工作状态,他基本上是没有停顿和休息的。
也就是说,从早晨上班进屋以后,他就坐在这里,一份份文件提交到他的手里,再回到秘书的手中。
办公桌左边厚厚一摞,慢慢地削减,转移到了右边。
然后右边的文件,经由秘书处理,或是归档进柜子,或是带出去交给综合办以及其他部门来处理。
这期间,办公桌左边的文件也许会增多,因为有管委会领导的秘书把相关的文件递交过来。
李学武不仅仅要负责保卫组的工作,还要负责管委办组织协调工作。
他要处理的文案工作每天都特别的多,如果不是有熟练的秘书,优秀的制度,恐怕干九九六都完不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就是这种李学武和彭晓力早已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却是正经地让杨骏震惊了一把。
他就坐在李学武的对面,李学武看没看文件,工作态度认真不认真,一目了然。
甚至拿了李学武批阅好的文件仔细查看,他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思维之敏捷,思想之先进,能力之超群,业务之精湛,让杨骏汗颜。
这样牛哔的年轻人,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听说是听说,眼见为实。
以前老有传言说,Z先生的工作效率就特别的高,有耐心是一方面,工作方法就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再看眼前这位李副主任,工作起来,颇有一种渊渟岳峙的感觉。
当然,站在杨骏的角度,他只是惊艳于李学武这么年轻就拥有了这份气度,而非没有见过能力或者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