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豪掷5万元办供应链大会,是要把全国的汽车企业一网打尽的劲头。
不过李学武估计,来的这一百家相关单位,能有二十家加入到供应链中,就算是大胜利。
哪怕只有一家加入,这伍万元也回本了,只不过时间比较慢罢了。
可这是不可能的,红星厂的成功案例已经摆在他们的眼前了。
一七厂这样的大企业,手里攥着完整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分厂,是不需要供应链,也轻易不敢转型的,当然不在乎。
可其他汽车企业呢?
这一次来参加供应链大会的可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干部,还有市工业或者省工业的代表呢。
红星厂都能从零开始造车,市工业和省工业手里攥着大把的资源,凭什么就不能造车?
汽车仍然是国内的紧缺资源,只要造出来就有得卖。
当然了,前提得是像红星厂这样,把汽车造的又漂亮又实用。
你说他们以前怎么没想着造车呢?
嗨,当时不是不会嘛,现在红星厂要分享造车经验了,他们当然要来学习学习。
再一个,一七厂这样的大企业,真的就不需要供应链吗?
错了,他们也需要,而且很需要。
他们现在的产能是不需要从外面购进汽车零部件,但可以把汽车零部件卖给供应链啊。
供应链是买方市场,也就是所谓的招标。
跟其他行业或许有所不同,供应链的招标标准很特殊,中标单位可以不是一家,或者必须是三家以上。
这就很有意思了,在给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在给汽车制造厂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的同时,也强调了责任和担当。
毕竟招标和中标的过程中,汽车制造企业是要把风险资金存在贸易管理中心账户上的。
贸易管理中心旗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部门会充分保障双方的利益。
有人问了,我要是造车企业,为啥不能是自己去找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作呢,非要过你一道手呢?
答案很简单,平台之所以能做起来,靠的是资源和能力。
我这里的产品更丰富,也更实惠,还有合作保障,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机遇和技术引进的机遇。
你非要自己单干,也成啊,红星厂搞供应链大会可不限制造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私下里合作。
但一台汽车有多少零部件呢,你真要一个一个地去选,去找人合作,红星厂也是服了你的。
现在工业部重点扶持红星厂,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项目,就是要刺激和完善国内汽车生产的秩序和能力。
显而易见的,一旦红星厂通过供应链,通过贸易管理中心把汽车行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国内的汽车企业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五八年的教训历历在目,在红星厂派发的主题手册中就提到了一点,我们要有质量地发展,有目的地造车。
舞台上的节目,正是这一观点的写照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