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得到振明军大胜的消息,大家感到心中憋了许久的愤怒、悲伤、郁闷都找到了发泄口,整个京师都沸腾了。
在整个京畿的真定府、保定府……百姓更是激动万分,振明军的名号响彻了京畿大地。
紫禁城,乾清宫。
“皇爷,皇爷,振明军大捷!”王承恩拿了一张《振明旬报》快速地跑了进来。
“什么,快拿给我看看!”崇祯焦急地说道。
最近崇祯连续看了几期《振明旬报》,感觉里面的消息比厂卫奏报的还要可信,他已经每期必看。
还借着掌握的几个消息,狠狠训斥了锦衣卫,搞得骆养性等人压力很大,收集情报也积极多了。
他接过报纸,立即看到了通栏标题:振明军闪耀草原,突袭鞑子后军,阵斩虏杨威大将军岳托!!!
崇祯迫不及待地看起了里面的内容,边看还边鼓手叫好!
“一战歼灭鞑子五千多人,居然连岳托都被阵斩了!”崇祯感慨道。
接着又有点难以置信地问道:“大伴,你说这是真的吗?”
“阵斩岳托这样的大将应该不好造假吧,但具体的还得调查一下。”王承恩虽然相信这是真的,应为振明军从来不伪造战果,但也不敢替振明军背书。
“速让杨嗣昌、锦衣卫等过来。”崇祯说道。
很快杨嗣昌等人就过来见驾了,看到《振明旬报》,他们知道崇祯帝肯定要召见的,已经过来侯着了。
“杨阁老,内阁有没收到振明军的奏报?”崇祯见面就问道,连杨嗣昌的字也不叫了,明显对他不满了。
“这个,收是收到了,但他们报的战果太过骇人,臣等打算核实了再上报皇上的。”杨嗣昌回道。
“把奏报拿来给朕看看。”
杨嗣昌只能呈上了振明军的奏报,崇祯一目十行看了起来,内容跟报纸上的差不多,不过行文更加正式,战果也更详细一点。
一看奏报的时间,是两天前上报的,内阁到现在还压着。
“骆养性,你们锦衣卫有没核查过?”崇祯帝问道。
“回皇上,已经初步核查了,我们随军的探子就在青山口附近,看到了几天前在关外发生了一场大战,战后青山口立起了一座巨大的京观。
全部是用鞑子的首级搭建而成,大概数了一下确实超过了五千级,而且都是真鞑的首级。”骆养性回道。
“如此重要的消息,你们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奏报!”崇祯怒问道。
“皇上,臣等也是刚刚核查完毕,就跟杨部堂一起过来准备奏报的。”骆养性吓得立即跪下解释。
“杨文弱,你说振明军一支军队对付鞑子就能取得如此大胜,我们这么多明军,就眼睁睁看着鞑子肆虐京畿,还尾随护送鞑子出关,被鞑子耻笑为诸官免送,耻辱,耻辱啊!”崇祯愤怒道。
“都是下官等治军不严,还请皇上息怒!”杨嗣昌也赶紧跪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