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那些宗室外戚们都知道――要么跟着天子走,要么就乖乖闭嘴,当自己的寓公。
舍此之外,他们没有第三条可选的道路!
……
因为张敦礼,赵煦整个上午的心情,都不是太好。
好在,到了下午,他终于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是刑恕带来的。
“陛下,瓦桥关急报,北虏已将约定的白银二十万两,送抵瓦桥关内。”
“河北方面言,已安排兵马押运入京!”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自澶渊之盟以来,只有大宋往辽国送银子,这辽国反向送银子来大宋,还是第一次!
可喜可贺!
“辛苦学士了!”赵煦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一脸矜持,但明显无法压抑的刑恕说道:“朕和天下苍生,都不会忘记学士的功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刑恕赶忙道:“为陛下,为社稷,臣敢不尽忠?”
但他那嘴角的笑意,却是无法再压抑了。
“学士立此大功,朕自当厚赏!”赵煦想了想,将冯景唤到面前,吩咐道:“冯景啊,代朕去走一趟礼部,嘱咐查询祖宗故事,追赠翰林学士刑恕三代父祖,并特旨许刑恕可荫一子为官。”
刑恕听着,赶忙起身谢恩。
赵煦微笑着,命人将他扶起来,道:“学士旦可安心为国建功立业,朕绝不吝赏赐!”
刑恕对此,自然是相信的,当即便誓言,要为报偿天子恩典而鞠躬尽瘁。
因为,赵煦的大方,有目共睹,他画的饼,通常都能兑现。
而且,赏赐绝不含糊!
也不拘出身,不限背景。
只要立功,就一定有赏,特别是做了那些符合这位天子要求的事情的人,必是重赏!
太医钱乙,伎术官韩公廉、国手郭熙,都因有功而被超拔,后两人甚至得许换文资。
连这种小人物,都能足额甚至超额得到赏赐。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也是目前,帝党日盛一日的缘故。
没办法!
一个能一边画饼,一边兑现的君王,历朝历代能有几个?
等刑恕感激完,重新坐下来,赵煦就问道:“学士,与高丽的谈判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