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敢不配合他的人,统统"重笞之"。
有人想和他争辩,他直接就是"既时叱去。"
不止如此,富弼还天天与人谈论青苗法的害处,各种指点江山,仿佛这个国家不听他的就要灭亡了。
然而,打脸的事情很快就来了。
熙宁五年,管勾淮南路常平公事赵济从其辖区路过。
当地的百姓,听说朝廷主管青苗法的大臣来了。
直接在赵济的必经之地——永城县的官道,抱着他的马,不让他走,死活要借青苗钱。
赵济因此上书朝廷。
富弼富郑公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他立刻称病,请求致仕,去洛阳休养,从此搞起了他的耆英会!
所以啊……
他就是故意的。
故意用这种决绝的方法,宣告天下——他,富弼不同意变动祖宗之法,反对王安石!
现在,你应该知道,富家是怎么衰落的了吧?
富弼的儿孙,为什么连个正经的差遣都捞不到?
即使是去年,富弼的遗孀周国太夫人回朝,但,朝廷推恩授官的名单里,却依然没有富家人!
仅仅只是派人慰勉,赏赐了些金银。
源头就在这里!
与富弼相比,文彦博虽然爱摆谱,喜欢倚老卖老。
但至少,人家肯交流,愿意妥协。
就是……
可怜当年庆历新政,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矢志于改变世界,中兴国家。
可结果范仲淹去世后,这一个两个三个,都成为了当年
庆历新政的时候,站在他们对立面的那些人。
甚至,比那些当年的守旧派,还要顽固,还要迂腐。
屠龙少年,终究变成了自己少年时痛恨的那条恶龙!
赵煦想到这里,便微微抿起嘴唇来,心中对吕公着的猜疑,开始泛滥。
因为,当年熙宁变法的时候,吕公着的学生李常,也曾在其中上跳下蹿。
譬如说,李常在担任右正言的时候,曾上书赵煦的父皇,谈论青苗法的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