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起点 >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第3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第3页)

但,天子却将之放到今日殿上,公开来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于是在指责,他们两个借着中书舍人的权力,随心所欲的要挟、为难他人。

而大宋的中书舍人们是有前科的。

过去,两制大臣,给人写词头,是要收润笔费的。

尤其是知制诰!

因为其面对的是州郡官员,好多都是微寒出身,于是可以随意拿捏。

中书舍人的‘阁老’、‘五花判事’的威名,就是这些官员们的斑斑血泪铸就的。

如今,明面上虽已罢去了润笔费的规矩。

但,润笔费真的消失了吗?

苏辙与曾肇,听到殿上天子的指责,都是战战兢兢,不能发一言。

因为这事情,是不能解释的。

首先,阁老、五花判事等等都是中书舍人的外号,而且在汴京城中,乃至于官场上,人尽皆知。

而过去知制诰们为了拿润笔费,故意刁难官员的事情,也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普罗大众都是记得这事情的。

其次,和天子争辩,就算争赢了,又能怎么样?

恐怕,只能是罪加一等!

而张方平、苏颂这两个当过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老臣,也都是低着头,不敢发一言。

比起苏辙、曾肇,他们两个可都是光明正大的拿过润笔费的。

尤其是张方平,在经济问题上,他的屁股根本不干净――当年他甚至在这个事情上,挨过包拯的弹劾!

其他什么请托、徇私一类的指责和非议,在张方平的仕途履历上,也是数都数不过来。

这也是大宋士大夫们的常态了。

除了少数人。

如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人外,其他所有人,在经济问题上都不干净。

尤其是曾经管过经济、财政的大臣!

就没一个干净的!

如今还算好的,经过范仲淹的古文复兴运动,士大夫们的节操和吃相都好多了――读书人多了,舆论对官员的监督和牵制力也随之加强。

换过去,哪怕当朝宰相,在经济上的吃相,也是难看的很!

为了娶一个富婆,两个宰相能打的头破血流

为了廉价霸占他人祖产,于是收买人家的乳母,诱骗一个七岁的孩子,在典卖宅邸的契书上签押。

最典型的,则是大文豪欧阳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