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南关堡出保甲兵一都保,驰援廓州。
这一都保,前后斩首四十,俘敌百余。
更关键的是,王大斧身先士卒,曾在战场上,率军猛击鬼章的部队。
一手铁锏使得虎虎生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军素重铁锏,喜肉搏。
对这样的猛将、勇士,自然是很看重的。
要不是向宗吉坚决拒绝了好几个人,想要调王大斧去他们那边的要求。
现在的王大斧应该已经接到调令了。
王大斧听到向宗吉的夸赞,连忙道:“都是钤辖抬举、栽培,若无钤辖,俺怎有今日?”
这是实话!
汴京的禁军里,善使铁锏、重斧的勇士,不止他一王大斧。
但那些人没有王大斧的运气,遇到了向宗吉这么一个肯赏识他、提拔他的向家人。
向宗吉听着王大斧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这正是他青睐王大斧的原因。
知根知底、老实忠厚、为人淳朴、跟脚清白。
是最合适提拔和任用的人了。
于是,向宗吉拉着王大斧的手,道:“大斧不必谦虚,此番大斧率军驰援廓州,立下战功,俺已经表奏了经略司,相信不久后大斧的名字,就会出现在汴京右选的官儿手中……”
“俺已经托了人,在吏部那边给大斧活动了,只待经略司的文书一至,吏部右选的官儿们就会用印,这样的话,明年大斧就该准备一下,回京去吏部守选了!”
王大斧听着,顿时感激不已。
吏部右选,就是过去的三班院改过来的。
而作为汴京人,王大斧如何不知这三班院的拖沓和腐败?
过去,汴京人言:群牧吃粪,三班吃香。
意思很明显了――群牧司靠卖粪发财,而三班院靠卖香发财!
所谓卖香,就是香烛灯油之费。
这是因为,逢年过节,三班院需要在京中布施僧人,并为官家祈福。
这布施之费,祈福之钱,三班院的官自不可能自己掏,而是由在京中待选、守阙的中低级武臣负担。
就这,一般人还没有机会给三班院捐钱呢!
如今,虽然三班院已经裁撤,但,吏部右选司几乎就是三班院的翻版。
向宗吉不帮他活动的话,他未来三五年恐怕都得在京城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