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文彦博这个人素来是很灵活的。
很快,结果就报到了赵煦面前。
“应该是……”
也就是他心宽,看得开,知道大宋就是这个德行。
现在的文彦博,已经功成名就了。
赵煦眉毛一扬:“是吗?”
超过七成,都是官二代、官三代。
好在,这个时候,冯景在旁边说道:“大家,臣听说,太师除了议亲,似乎还在高、向两家,谈一些买卖……”
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这就有些不寻常了。
还有孔仲平,三孔之一,在当代与二苏齐名。
他也不怕被人指指点点——当年,他为了拜相,连温成张皇后家的臭脚也肯捧。
一盏冰爽的紫苏饮吃完,赵煦放下茶盏,看向在一旁低着头的文熏娘道:“熏娘替我磨墨吧。”
他也不需要再去捧外戚的臭脚了。
赵煦看完,就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内耗中。
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冯景低着头,答道:“奏知大家,臣在御厨听人说,太师这两日,请了高公绘、向宗良两位国亲过府。”
其他人也大抵如此。
“这不就是你贤我笑吗?”赵煦嘀咕着,靠在坐褥上。
也就是在现代,不算有名。
“诺。”文熏娘乖巧的领命去准备了。
为什么?
因为,根据冯景从吏部官告院那边的调查结果。
这要换朱元璋,赵煦感觉,如今都堂上的宰执都得去玩九族消消乐了。
“嗯哼?”赵煦看向冯景:“什么买卖?”
“还不知晓,但应该有这么个事情。”
赵煦哦了一声,对冯景嘱托:“打探一下,看看太师要做的是什么买卖?”
“诺。”
赵煦吩咐完就站起身来,走向东閤。
在东閤的书房中,文熏娘已经磨好了墨,还贴心的铺好了元书纸,并用镇纸压好了。
赵煦走上前去,站到那张为了他的身高而特制的案几前。
他想了想,就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