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浦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也只能如此了。”他无奈地说道。随后,他开始仔细盘算着,该如何调整合作的条件,既能吸引部族势力出兵,又不至于让博州损失太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皇浦云不断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更诱人的条件,前往各个部族进行沟通。他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这些努力能够早日换来足够的兵源,让博州能够真正地安稳下来。
皇浦云站在临时搭建的校场上,望着那几千新征来的兵源,心中既有些振奋又满是忧虑。振奋的是,用金银换兵源的法子果真奏效,短时间内就有了这么多人加入。忧虑的是,训练的难题如同一座大山横在眼前。
那些士兵来自不同的部族,语言沟通成了最大的障碍。皇浦云试图发布命令,可士兵们一脸茫然,根本无法理解他的意思。他找来几个略通多种语言的人当翻译,可效果依旧不佳。简单的队列训练,因为语言不通,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在场上东倒西歪,步伐也完全不一致。
夜晚,皇浦云独自坐在营帐中,眉头紧锁。他深知,如果不能解决语言问题,这几千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士兵们以动作示范来学习,比如用手势表示前进、后退、停止等。
第二天,皇浦云带着军官们亲自示范,一边做动作一边让翻译在旁重复简单的指令。慢慢地,士兵们开始理解了这些动作的含义,队列逐渐整齐起来。虽然进展缓慢,但皇浦云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些士兵终有一天能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京师皇宫之中,金銮殿上龙椅高坐,皇帝端坐在其上,虽神色仍有几分疲惫,但眉眼间已隐隐透着喜悦。当探马来报,皇甫云已彻底收复博州时,皇帝猛地坐直了身子,眼中迸射出明亮的光彩。
“好,好啊!”皇帝连声称赞,激动地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朕不再困守京师这弹丸之地了。”他喃喃自语,语气中满是振奋与期许。
一旁的大臣们也都面露喜色,纷纷拱手祝贺:“陛下洪福齐天,大宇朝中兴有望啊!”皇帝微微点头,望向殿外的天空,仿佛透过那宫墙,看到了大宇朝辽阔的疆土。
“皇甫云果然不负朕望。”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有此良将,何愁大宇不能重回辉煌。”他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蓝图,博州的收复只是开端,接下来要逐步收复更多失地,让大宇朝的旗帜再次在广袤大地飘扬。
“传朕旨意,嘉奖皇甫云及博州将士,重重有赏。”皇帝下令道,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此时的他坚信,在一众忠勇之士的辅佐下,大宇朝必将重振雄风,昔日的荣光定会再度降临。
皇浦云凝视着地图上“岱州”二字,往昔辖地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城郭街巷、田间地头,还有曾与他一同治理岱州的百姓们,都像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那时的岱州,虽不算繁华,却也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大军即将踏入这片土地,多年过去,岱州是否依旧?是因战火而破败不堪,还是在新主治理下焕然一新?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有对旧地的怀念,也有对未知现状的担忧。
他轻轻叹了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岱州的标志性建筑——那座高大的城楼。记得初到岱州时,他便是站在那城楼上,望着满城烟火,立下了造福百姓的誓言。这些年经历过太多,岱州早已成了他心中的一方净土。
“将军,是否继续进军?”范增将军的询问将他从思绪中拉回。皇浦云握紧拳头,目光坚定起来,“当然要继续进军!不管岱州如今怎样,我都要去看一看。”
皇浦云神色凝重,立马赶到营帐,范增与范龙两位将军早已等候在此。营帐内,烛火摇曳,气氛略显紧张。皇浦云翻身下马,径直走入帐中,开门见山地说道:“二位将军,岱州如果久攻不下,我军损失渐多,当务之急是以最小损失拿下岱州。”
皇浦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说道:“粮草之事也刻不容缓,需让田总驿臣一个月内备好粮草。”
范增道:“田总驿臣向来办事得力,只是此事需派人督促,以免延误。”
皇浦云当机立断:“就派一名可靠的校尉前去协助,务必让田总驿臣知晓此事的重要性。”其实皇浦云是为了让田总驿臣不那么操劳。
商议完毕,皇浦云安排妥当破城与督粮之事,众人各司其职,一场以最小损失拿下岱州的战斗即将打响,而粮草的筹备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着。
皇浦云端坐在营帐之中,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营帐外,狂风呼啸,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战。他刚刚下达了进攻岱州的命令,时间紧迫,备战仅有一个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