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币本质上价值只有五枚旧币,要是在蜀中花用,那就是蜀中百姓吃亏了。但是去外头买东西运进来,情况便大大不同,相当于是让外头人的吃亏。
为了减少运输中的损耗,诸葛亮开始捣鼓发明。木牛流马等等工具应运而生,极大地减少了运输人员的粮食消耗。
当荀彧发现新币的骗局时,这玩意儿已经捆绑着蜀锦在北方泛滥成灾了。
荀彧意识到大事不妙,赶紧给前线的朱元璋去信,商量该怎么解决。
荀彧还是懂一点经济学知识的。
虽然远不如诸葛亮那么厉害,不过还能稍微控制一下局势。
因此荀彧没有太过紧张,只是把这件事的重要性提到前面,思考怎么破局。
南方的孙吴也是如此,有周瑜把关,同样发现了新币骗局。
周瑜也同朱棣说起了这件事。
但很不幸的是,朱棣和他爹一样对经济一窍不通。
朱棣觉得头疼:
“这个新币真这么严重?”
他完全没听懂是什么情况啊!
周瑜一看,得了,指望不上主公,他自己想办法吧。
朱棣:好好好!太好了!就交给你了公瑾!
无独有偶,朱元璋也是这个反应。
朱元璋甚至还期期艾艾地去信问荀彧:
“你不是说不能随便搞铸币吗?怎么蜀汉都搞了?那我们可不可以也搞?”
这样以后就不缺钱啦!
荀彧:……
主公怎么还惦记着铸币呢?
好好的军事战争,突然变成了经济战。偏偏南北对掐正在关键时候,根本不可能说停就停。
打仗时候本来就财政吃紧,还遇到个益州在旁边悄悄摸摸地薅羊毛吸血,这日子没法过了。
最让荀彧和周瑜觉得失算的是他们两边的战事太焦灼了。
荀彧原以为不出意外他们打江东应该会很轻松,毕竟他们粮多将广。早一步统一了北方不说,人才还远比南边的江东多。
周瑜则是觉得北方不如南方肥沃,又连年遭灾,应该粮食短缺、民乱四期才是。而且他们大老远跑来南征,不如江东以逸待劳。
没想到啊,两边都算错了。
朱元璋发现自己境内好多农民起义,老在背后捅刀子。而且还有匈奴部落和坚持打匈奴的一部分太守,总想找机会跑来捞点油水,苍蝇一样烦死个人。
朱棣发现曹操他个北方人怎么那么会水战,打得江东军队实在吃力。幸好曹操只是个人擅长水战,他的士兵还没太历练出来,甚至有晕船的,不然他抵挡得还要更辛苦。
他俩在前线死磕,周瑜荀彧在后头和诸葛亮隔空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