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三年,只要各地官府能在三年内把他们负责的长城修缮完毕即可。
朝廷早就找专人计算过,三年时间完成一期,并不会损耗多少民力。
可按照太子所见,地方官府征集的这些民夫,肯定比朝廷计划的要多。
太子已经很不高兴。
他的马车越是深入燕国,看到的景象就越残酷。
大批民夫被官府向牲口一样赶着往北而去。
途中遇见掉队的,都是被这些官兵用鞭子狠抽。
太子看不下去要阻止。
叔孙通他们拦着不让,怕太子遇到危险。
到了蓟都,太子召见了郡守夏大娘。
随后,一封奏书被送到洛阳。
未央宫。
“臣自受命北巡,稚子图中历晋、代逮至燕,临敝邑之地,如晋国,政清,国富,民强,去都鄙远,景观异则,若说燕国,燕去王都颇远,其吏行治,私役,固三年修长城,一年完,以求功于朝,民多怨憾。长城有社稷之功,而以有司急功进,人民多怨,儿亲至右北平近长城,见由徭役死者甚众。长城之下,累累白骨,妇无良人,子失其父,天下臣民无不对朝廷怨声载道!长此以往,恐大唐社稷危矣!为保社稷稳定,儿臣斗胆,请君上暂停长城,熄暴政,兴仁政,抚恤百姓,和睦士族,此为圣人治理天下之道也!”
郭瑗之念完了以后,小心的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只见皇帝挺身而起,怒道:“这些官吏,实在是胆大包天,居然敢私自征发徭役将三年修完的长城一年修完致使天下百姓对朕,对朝廷怨声载道。”
“传诏,将渔阳、右北平、辽东、上谷四郡郡守革职,交廷尉府严办!”
“凡涉及私征徭役者,无论官职大小,一概枭首,子女没为官奴。”
皇帝一怒,伏尸千里血流百万。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北方各郡因私征徭役激起民怨被杀的官员,足有数百人之多!
根据少府统计,仅仅是平原郡,一个月就收到了1000多名官奴。
朝廷一下杀了这么多官员,民怨并未因此平息。
北方地区,尤其是燕国的几个郡,对朝廷的怨气依旧很大。
蓟城百姓甚至堵住了太子的临时行辕,向太子抗议朝廷的暴政。
太子为了平息民众的怨气,亲自向蓟城百姓承诺,说:
“我,大唐太子田继业,一定会劝说皇帝,暂时停止修建长城,对于先前那些因徭役而死的百姓,朝廷也会有抚恤。”
百姓们见太子做出这种承诺,这才离去。
随后,太子火速上书朝廷,再次请求暂缓修建长城,有希望朝廷可以拨付一笔资金安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