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的文笔,都跟他的极为相似,但写的,却极为不同。
一个是明朝时期的故事,另外一个则是清朝时期的,跟他之前写过的,完全没有关系。
可很多人一看这两本,估计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他金大大写的吧?
怎么办?
这跟侵权没有关系,可要说不是侵权的话,又极具误导性,真特么操蛋!
九龙宏光道,星岛大厦。
星岛日报上下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这两份报纸。
相比金大大在发愁报纸上面连载的,星岛日报的高层,更加关注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的销量和营销方式。
在五六十年代的港岛,一家新创刊的报纸,想要在几百家报纸中杀出一条血路,都会祭出致胜法宝。
如开设股评版、马经版,大登明星八卦与情色凶杀新闻,而且每逢销量下滑,便放出更多的艳照艳闻这一法宝。
连之前大不列颠那边搞出来的标题党,也很快在港岛这边落地生根了。
因为伦敦那边跟港岛这里可是关系极为紧密的。
很多人都经常前往伦敦那边,所以那边有什么新鲜事,很快就会传到港岛这边了。
伦敦每日快讯邮报的成功,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内行人的关注。
谁不想复制这一份成功呢?
只不过,很多小报还是小报,没有资本,没有人才,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来势汹汹的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在同一天发刊,并且营销手法如出一辙。
在全港众多繁华地带、报刊亭等地方,直接大肆派发报纸,并且是完全免费的。
尽管只是免费三天罢了,但也对其他报纸,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明天,就可以知道这个冲击到底有多大了。
成报、港岛商报、大公报、港岛联合报、新晚报等等,这些报刊全都关注着市场的变化。
因为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确实很强,不仅仅是资本强大,而且排版、新闻文字这些,都很强。
实话实话,如果是大家同一时间发刊,还真不一定能打赢新经济日报这两家报纸。
毕竟他们的报纸,更有吸引力一些。
许多年在华润公司,按部就班地工作,就只是跟欧洲那边联系一下,再不济就是处理一些翻译工作罢了。
很悠闲自得,孙国华和于光元两人也没有再催促他。
一个上午的时间,两人都躲在办公室里查看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想要看看许多年凭借这两份报纸,到底能赚多少钱。
当然了,第一天,是看不出什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