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不多时,几名工作人员将统计好的名单递给解奎,解奎在上边批复了几张,就借口自己肚子疼去了茅房。
高明一直冷眼旁观,看到解奎走了,知道这是解奎故意留给他的机会,于是乎赶忙上前翻阅,果然翻到了罗大嘴的信息。
只是看到还不如不看呢,因为这家伙也不好惹!
罗贯中?
这老倌不是写话本的吗,没事掺和这事干嘛?
高明得知罗大嘴真名后并未直接杀到罗贯中家,而是去了杨新炉那里一趟。
杨新炉已经在小妾的伺候下要睡下了,突然听到门房禀报有个姓高的老头敲门,把他给气得都恨不得放狗咬死他了。
杨新炉披着衣服,光着脚趿拉着鞋来到会客厅,看到眉头紧锁的老公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大半夜不睡觉,还不让别人睡觉啊!”
高明无视了杨新炉的抱怨,只是将骂自己的报纸递过去。
“你先看看这个……”
杨新炉拿过一看,只扫了眼标题就将报纸扔到一边了。
“这个我白天看过,老罗写的虽说有点离谱,但大体上还算有道理。”
“咱大明军队征战海外,还是要注意点方式方法,以及影响的。”
“如果任由他们滥杀无辜,长此以往这些将领难免会生出骄矜之心,很难说不会重蹈大唐的藩镇覆辙。”
杨新炉闻言摇了摇头道。
“你说的只是这篇文章的好处,你就没看到这篇文章背后的坏处吗?”
“坏处?”
“这玩意有啥坏处?”
“不过是一个民间文人的呓语罢了,朝廷爱听不听,就算没人听他又能奈你何?”
高明再次摇了摇头道。
“此事坏处有三!”
“其一,开了民间读书人议论朝政之先河。”
“若是朝廷因为民间舆论而罔顾国法,对严将军处以极刑,这不仅是对严将军的不公正,更是对大明三法司的不尊重。”
“其二,大明海外开疆拓土正值关键时期,严将军一案不仅是倭国人关注,咱大明的领兵将领们也在关注!”
“将士领兵在外,难免有杀伐决断之事,这期间谁会在意错杀了谁,枉杀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