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事情并不算多,许多年忙完之后,便直接摸鱼了。
在他训练和比赛期间,计春耕和廖智强等人分摊了他的事儿。
其实就是老计管理一下陈小娴,设计方面的工作,则是由廖智强他们五人平均分了。
并且,最近这段时间,其实事情并不多。
很多活儿,在国庆之前,就已经忙得七七八八了。
毕竟设计工作肯定是比建设工作要提前很多的。
相比去年,今年是建国十周年,建筑任务繁重。
反馈到设计院这边,就是工程数量比去年多了两成。
并且,需要画的图纸更是去年的一点五倍之多。
所以上半年就十分忙碌,七八月份这个暑假的话,许多年感触不深。
不过,听陈小娴她们说,加班倒是常有的事儿。
大概率还是效率不高导致的,要不然,也不至于需要加班。
摸鱼到中午放饭,许多年还是跟往常一样,骑着二八大杠离开了单位。
五十年代,京城并没有小报亭,买报纸还得去书店这些地方,或者由送报员派送到家。
京城的报刊亭最早出现在八十年代初期,所以在五十年代,压根儿看不到。
新华书店这边,许多年到了地方之后,就直奔卖报纸的地儿。
作为全京城书籍方面最齐全的一家书店,新华书店可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的变迁史就是一座城市时代变化的缩影。
都需要怎么寻找,许多年很快就拿起了好几份报纸。
几乎全都在头版位置,他自个儿的照片,十分显眼。
不过,就在许多年买了报纸,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却来了两位客人。
而且看样子,等了他有一会儿了。
“阿年哥,你回来了,他们是报社的人,说是想要采访你。”
秦淮茹见到许多年进门,顿时欣喜地起身迎向他说道。
后者有点奇怪,他不动声色地把手里的报纸放身后,给了秦淮茹一个安慰的眼神。
旋即对客厅站起来的两人笑道:
“两位同志,你们好,请问你们是什么报社的呀?有没有工作证或者记者证?”
他都已经登上报刊了,这才来采访他?
又不是八九十年代,哪有那么多报社采访他呀?
参加全运会的时候,他也被采访过,不过,那都是集中一起采访的,而且也很简单。
毕竟这个时代的记者,开局一张照片,内容全靠编。
采访内容嘛,并不是很重要,毕竟记者们都需要‘润色’过后,才会被主编批准刊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