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uxs)?()李徽的这一首则是峰回路转,让人相信前方有希望,有光明。从格调上,便已经截然不同了。
在众人的纷纷赞叹之中,苻朗拱手道:“主公这一首,我不如也。”
苻朗是识货的,他自知道高下。
李徽摆手笑道:“文无高低之分。况且我这首也是受你启发的应和之作。只不过,我认为行路虽难,终不可丧失信心和希望。我一向认为,希望就在前方,哪怕冰塞雪满,走过去便是鲜花盛开,便是阳光坦途。只要咬着牙走,便终能抵达。”
众人闻言纷纷叫道:“说的好,正当如此。”
李徽笑道:“其实,最近的事情,我知道许多人心中郁闷,情绪低落。许多人不明白我为何要退让,为何东府军要退军。上下人等都认为我李徽不该如此。你们心中的不解和郁闷我是明白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为情绪左右,误判局势的轻率行动是容易的,但也是会招致失败的。我所做的,是我认为的最好的方式。我从未退缩,只是我进取的方式你们不理解。我相信万事都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引水而挖渠清淤,看似无为,其实不然。相信我,我心中有数。诸位,世事洪流如大江,终将流淌向大海的方向。顺势而为,而非强行拦阻才是明智之举。冲破堤坝的那不是主流,而是洪涝灾害,但最终归于大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若主流在我,你们担心什么?若我们只是支流,只是毁堤之后的逆流,你们又在期待什么呢?墨林兄,元达兄,诸位,你们说是也不是?”
众人听了这番话,纷纷点头,心有所悟。确实,最近人心低落,便是因为李徽的退兵的决定。人们不明白,这种时候李徽为什么会愿意退兵。李徽在内部自然做了些解释,但有些事不是解释便能说服的,所以之后李徽也不再多解释此事了。
今日李徽这番话其实也不是解释自己为何要那么做,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告诉所有人一些道理。就像他适才那首诗中所言的那样,终究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只是此刻是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时刻罢了。
众人散落各自相谈喝酒,李徽则和谢道韫被谢琰和谢汪两人拉到一旁说话。
谢琰拱手道:“弘度兄,此番我本打定主意跟你去徐州的,你却又要我留在京城。哎,我其实根本不想留在这里,只想随你们一起去徐州。”
这样的话其实也不是谢琰第一次对李徽说了,在李徽决定举荐谢琰领中军,留在京城之前,李徽便已经征询了他的意见了。当然,谢琰确实是不肯的,李徽也进行了一番劝解。
李徽笑道:“瑗度啊,这样的责任你不担谁担呢?也唯有你担之了。陈郡谢氏经历过去这七八年的剧变,也该要展现力量,从低谷中崛起了。我答应过阿兄,绝不容陈郡谢氏式微下去。眼下显然便是好机会。你本就是理政之才,此番留在京城理政领军,也可发挥你的能力。我这也不算是私心,而是量才而举。”
谢琰苦笑道:“弘度兄,你就莫说这些了。你还是跟我交底吧。我留在京城,该做些什么?这样的大晋,还需要理政么?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谢汪在旁忙道:“瑗度,这叫什么话?大晋一日未亡,便不能说这样的话。弘度举荐你我兄弟在京,那是对我谢氏莫大的帮助。你我当努力行事,万不可辜负弘
度,辜负朝廷。”
谢琰苦笑道:“阿兄,你说的对。”
谢琰并不想反驳自己这位堂兄的话。谢汪被任命为散骑常侍之后甚为高兴,加之司马道子桓玄等人倒台之后,司马德宗复位,不日将回京。对谢汪而言,这是大晋重新中兴的征兆。他谢氏本就是大晋豪族,他希望借此能够振兴谢氏,像以前的谢氏一样成功。所以他和谢琰的心态截然不同。
谢琰经历颇多,也早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和谢汪早已不是同样的心态了。但谢琰又怎会去怪谢汪的想法,虽为谢氏一门血脉,但已经是不同的路子了。
李徽微笑道:“瑗度,我其实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事情。其实留你和明度在这里,是除了你谢氏大族之人,没有任何人有资格留守京城,也没有任何人能让京城上下服气。你们是最好的人选,别无他选。”
谢琰苦笑道:“似乎确实如此。”
李徽笑道:“我的想法是,你二位在此,别人便不能轻易操控朝廷,挟持陛下,这算是我的私心吧。其他的,你也不必做什么。当然了,如今的情形,那刘裕和我分庭抗礼,摆明要和我角力,这京城便是角力之处。之后,在官职安排上,朝廷政策上必然会有所发力,产生分歧。不出意外的话,刘裕会安插他们的官员,攫取朝廷财税为他所用。这些事你自然不能让他们得逞。当然,据理力争便可,若实在争不过,倒也没什么。总之,安全最重要,切记要保重身体,保护家人。有些人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是我最要叮嘱你的一点。”
谢琰叹息点头道:“我记住了。”
李徽转向谢汪道:“明度兄,你也要辛苦了。此番为散骑常侍,也是责任重大。你和瑗度要齐心协力,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陈郡谢氏有二位在,当可光耀门庭,重新崛起了。”
谢汪咂嘴道:“弘度,莫怪我多嘴。你如今是尚书令,又是扬州刺史。朝廷对你多有倚重,你当留京主持大局才是。刘裕算什么?在弘度面前,他什么都不是。无非是投机而成罢了。但弘度在此,岂有他说话的份。却不知你为何要退兵回徐州,真是令人费解。你难道怕那刘裕不成?”
李徽苦笑诺诺,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之前那番话,别人能听得懂,谢汪是听不懂的。谢汪心里是大晋,是谢家,他和自己的交往不多,也大概不明白一些敏感之事。而这些事也是不能对谢汪明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