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前方有消息了。我大军已经发起对寻阳的攻击,战斗已经打响了。”那人大声禀报道。
桓玄站起身来,轻轻吁了口气,目光扫视周围众人。
“诸位,事不宜迟,我们该走了。”桓玄道。
桓宁桓蕴等人拱手道:“遵旨。”
桓宁出了船舱,大声下令道:“传令,所有战船沿北岸而行,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不得发出任何嘈杂之声,不得有任何灯火泄漏。升满帆,借北风,轮番操桨,加速向西。”
命令下达,数十艘船只升起了船帆。今日东北风紧,逆流而上本就艰难,借助风力可对抗水流之力。船上全体水军,分为数组,划动大桨。每半个时辰一
轮换,全力划船而行。黑暗中,船队像是浮在水面上的一条蟒蛇,向着上游而去。(buduxs)?()
?大苹果提醒您《代晋》第一时间在[不读小♂说]更新,记住[(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好在冯该作战经验丰富,且富有智谋懂得机变,作战之前便制定了渡过湖口水面的方略。在抵达湖口之前,兵士们便被命令在鄱阳湖湖滩上割了大量的芦苇。每人割了一大捆,捆扎成形。
这些芦苇捆扎之后投入水中浮力颇大,当地渔民经常用这种办法制作简易的芦苇船渡河。而此番冯该要用这些芦苇捆搭浮桥。
在抵达湖口之后,冯该命兵士将芦苇捆投入浅水之中,用绳索快速的连接在一起。成千上万捆的芦苇捆投掷入水连接在一起,很快就形成了一条飘在水面上的浮桥,且宽度足有丈许。虽然踩上去很不稳定,有的芦苇因为太湿浮力不强,踩上去会被水浸漫。但这已经是很好的浮桥了。
在搭建浮桥之时,湖口两侧有刘裕的水军乘船前来滋扰,发射火箭试图烧毁浮桥。但好消息是,这些芦苇多为湿漉漉的情形,很难引燃。那些船只也不敢靠的太近,因为岸边有冯该的弓箭手反击。
在一番拉扯之后,冯该的兵马迅速渡过了湖口,抵达寻阳东城之外。至于攻城的辎重,那便无法携带过河了。马匹倒是可以驱赶着泅渡过河,但其实对于攻城而言也没有什么大用了。
攻城开始后,冯该的兵马攻城的手段只有绳索和云梯,无任何攻城器械。这让这场攻城作战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作战。尽管如此,冯该的兵马还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守城方自不敢怠慢,刘裕亲自上城督战,更是将铸炮安装在城头。攻城开始之后,火炮轰鸣,血肉横飞,杀的攻城兵马丢盔卸甲。
冯该却凭着悍勇之气,亲自率军猛攻。众西北兵士也都知道此番并无退路,唯有死命一拼。故而不顾伤亡,猛攻城池,即便伤亡巨大也不肯退却。在鏖战一个多时辰后,一度攻占南墙城头。
刘裕的兵马大多匆忙招募而来,许多未受大战洗礼。见对方如此凶横,一时混乱不堪。幸而诸葛长民下令,手雷无差别攻击,将城头混乱的双方兵马尽数清空,这才重新稳住阵脚。
而在这一次之后,攻城方再也没有了攻上城墙的机会。而在城头连绵不断的炮火轰击之下,东城本就不宽的城外区域被炮火不断的轰炸,立足不住。刘裕的水军趁着攻城之时包抄湖口水面,切断浮桥。并从水面上向攻城方腹背放箭,令攻城方兵马无藏身遁形之处。
四更时分,刘裕见城外攻城兵马已经混乱不堪,退守湖滩休整。他决定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亲自率兵马掩杀出城,主动进攻。
近三万大军从南城和东城猛攻而出,将本已经凌乱不堪的冯该的两万残兵围堵在鄱阳湖北侧的芦苇湖滩上。
冯该组织反扑,率三千兵马猛冲敌阵,试图袭杀刘裕。冲到刘裕近前时,兵马只剩四百。刘裕下令亲卫火铳队轰击,那四百兵马无一幸免。
冯该被火铳轰中数下,胸腹被铅弹轰的稀烂,杵着长刀不倒,站立而死。此人虽然寂寂无名,但却也是个忠勇之士。
刘裕亲自割下冯该的头颅,挂在风灯照耀的旗杆之上。豫章军举着旗杆进攻。其余兵马见冯该已死,顿时崩溃。大量兵马被驱赶着冲入湖滩芦苇荡中,芦苇荡下薄冰覆盖之下便是冰水,大量的兵士浑身湿透,陷于苇荡之中不能脱身。冻毙淹死的不计其数,就像是满湖滩死去的大鱼一般漂浮在浅水之中。剩下的兵马大多投降,少量抗争者被当场格杀。
天明时分,战斗结束。这一战冯该的四万多兵马全军覆没。冯该等十几名将领战死,投降的兵马近万人,伤者上万。攻城阵亡七千余,其余的都冻毙溺水而亡。
刘裕一方死伤不足三千,反得俘兵万余,大量的盔甲兵器以及湖口对岸大量战马物资,可谓是收获满满。
战斗结束,刘裕站在城外高坡上迎风大笑,得意无比。一切正在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前进,他怎能不得意。!
(budu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