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代晋恺烈士图片 > 第一三一五章 惶恐二合一(第2页)

第一三一五章 惶恐二合一(第2页)

当然,司马道子也暗戳戳的藏了些私货。圣旨之中说李徽曾参与淮南之战,大破秦军功勋卓著,故而授予淮南王王爵,以彰其功。但其实,淮南王这个封爵最早是汉代大将英布之爵。此人封王之后,背叛大汉,起兵造反,后被高族所杀,灭门夺爵。司马道子特地选了这个淮南王的王爵封赏,便是暗戳戳的诅咒李徽和英布一样的下场。

这都是些小小的私货,无非是一泄心中之愤罢了。

除此之外,加授李徽扬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拜尚书令,骠骑大将军。无论是爵位,军政之职都已经给予了最高的职位,就算是桓温和谢安在世时,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殊荣。真要是兑现的话,那可是无人企及的高度了。

不仅如此,在私人给李徽的密信之中,司马道子还承诺。只要李徽能够出兵相救,击败桓玄之后,自己立刻让贤,让李徽入朝主持大晋大局,再不染指分毫。司马道子说,这些年自己也明白了,自己非理政之才,大晋还需才能之

臣执掌。

他还将召集大晋士族,

给于丹阳李氏正式的豪阀大族身份的认可。在大晋,

门阀制度之下,士族的身份可不是自封的,得不到士族集团的认可,永远不具备士族的资格和身份,也享受不到士族的特权。即便是李徽如今的身份,士族集团也一直没有任何他丹阳李氏的士族地位,也就是说丹阳李氏还只是寒门贱族,不被接纳。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甚至比官职还要重要的事情,司马道子认为李徽必需要这样的认可,所以也拿出来当诱饵。

司马道子还在信上许诺,自己愿意和李徽结为姻亲之好。他有两儿三女,和李徽的儿女年纪相仿,可约为姻亲。将来丹阳李氏和司马氏共治天下,重现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的融洽局面,必将又是一段佳话。

司马道子认为,这一次的承诺和诚意如此之大,李徽必然会欣然领军前来。只要他出兵,便必有胜算。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解决,先解决眼前之困再说。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派去徐州传旨的官员在淮阴逗留了数日回来之后禀报说,他甚至没有见到李徽的面。徐州官员苻朗接见了他,告诉他李徽因公离开淮阴,无法接见,有何事务,他会代为传达。

传旨官员不肯罢休,于是在淮阴等了数日。但终于得不到任何被接见的消息。担心司马道子着急,最后只得向苻朗托他转交圣旨密信,之后回京复命。

司马道子将传旨的官员大骂一顿,更将李徽的祖宗八代都骂上了天。这厮明显是故意不见的,圣旨都不接,何等的胆大妄为。但盛怒之后,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期盼那圣旨和密信的内容能够打动李徽,能让李徽率军前来。

数日过去,徐州方向的病妈啊毫无动静。不过,司马道子等来了李徽派人送来的信,以及原封不动送回来的圣旨。

“相王台鉴:之前巡防北徐州,未知朝廷宣旨官员前来,不知王爷送来信件之事,颇为失礼。昨日回淮阴,方知此事,万望恕罪。朝廷恩重,授予重爵高位,李徽感念于心。然无功不受禄,李徽入仕以来,文不能理政安民,武不能涤荡贼寇,些微功绩,不足挂齿,焉能受此隆恩,岂非心中有愧。至于朝廷目前所历之事,李徽深感痛心,忧心难抒。然苦于力有不逮,无能为力。今北方局势延宕,燕国有南下之危,徐州兵马薄弱,不得不严防胡贼,无力抽身。待北方安宁之事,李徽必率军来援,助相王平息西北之贼。在此之前,恐需相王坚守京城,拒敌死战。京城城池坚固,兵马众多,粮草亦充裕有余。又有相王坐镇,万民归心,桓玄兵马,劳师袭远,必不能持久。只要相王坚守数月,其兵必退。”

“相王盛情,不以李氏卑鄙,约以儿女婚姻,令我受宠若惊。然鸾凤岂可配乌鸡,桑榆岂可和荆藤同日而语。我丹阳李氏,出身寒微,岂敢高攀?当年王与马共天下,乃先帝贤明,琅琊王氏有辅国定邦之功。今我丹阳李氏,岂敢为之?人贵在自知,李徽感谢相王看重,却不敢僭越失礼,贻笑大方。相王英才,百年不出,今遇小劫,必能渡之。愿相王早日涤荡西北贼寇,保大晋社稷,成万世之名。李徽顿首。”

司马道子读了信,出乎意料的没有发怒,只是面无表情的将李徽的信撕的粉碎。

当晚,司马道子叫来王绪,告知他李徽拒绝出兵之事,王绪神情凝重,沉默不语。

“仲业,形势不妙。桓玄攻城在即,外部援军皆无。李徽谢瑶之流,皆为逆贼。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了。仲业,本王现在好像是走投无路,众叛亲离了。如之奈何?”

司马道子道。

王绪沉声道:“王爷言重了,胜负未分,岂能说走投无路?京城尚有将士十余万,百姓数十万,焉能说是众叛亲离?李徽不来,或许会激发斗志也未可知,设若他领军来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将来又何以自处?”

司马道子皱眉道:“话虽如此,可是……哎!仲业,你觉得我们能守住么?”

王绪沉声道:“尽人事,听天命吧。目前谁也不敢言胜败。据城而守,我方胜算大些。但我有一言相劝,王爷不可再杀人了。大族之家,心中惶恐,若王爷此刻行苛责之政,有害无益。王爷杀了那么多大族,会逼得他们和王爷背心离德的。”

司马道子怒道:“这已经是你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近来你不断的提及此事,是何用意?这些人沟通外敌,欲置本王于死地,本王难道要对他们慈悲?等着他们将桓玄引进城来,割了本王的脑袋?是了,你是否也有此心,故而给自己留个回旋余地?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我难道不知?城破了,本王必死,你们却可以再依附桓玄,不见得比现在差。哼哼,都是一群不忠不义之人。”

王绪静静地站着,并不说话。这样的对话已经重复了多次了。司马道子近来常常无端恼怒,拿这样的话来刺激自己。若是以前,王绪自然要争辩一番,但现在,王绪连争辩的想法都没有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绪早已打定主意为自己,为太原王氏谋得后路,他也根本不想和司马道子争辩了。

“你为何不说话?是否被本王说中了?”司马道子瞠目道。

王绪道:“王爷要我说什么呢?王爷心中烦躁,说出这些话来,我也能理解。王爷当真这么以为,那便杀了我便是。我只是规劝王爷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