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颁布奖励【耕读令】时,九国读书人还不肯相信,无人肯来,秦皇和商鞅——只要有九国读书人肯来投奔大秦,将一块木头从咸阳城门,搬运到城内,马上赏赐千金、赐百户。
重赏之下,果然有一位楚国秀才试探着搬运木材,毫不费力就得到了千金、百户的封赏。这便是圣元大陆成语【徙木立信】的来历。
如此重奖,只是一个方面,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可以知道秦皇何其重视读书,重视人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如此疯狂重奖下,九国人才如过江之鲫,纷纷向大秦涌去,大秦成为十国最强人才汇聚之地、虹吸其他各国。
近十年来,光是大学士,大秦就增加了足足5位,均封为列侯。翰林足有上百位,至于进士、举人、秀才数不胜数,这些人未来都有望再进一步,晋升文渊阁,乃至封圣的可能。
说白了,就是虹吸效应——大秦能海纳百川,不惜高爵重赏,天下人才自然被虹吸过去,其他九国人才流失,早就大秦蒸蒸日上的霸业。
其他九国见此情景,不乏有为之君、有识之士,模仿秦国进行人才变法,改革朝政,如大楚、大汉、东齐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秦国敢为天下先,改革最为彻底,大势已成,其他国家改革始终受到既有利益集团阻挠,拿出的爵位、职位和待遇,远不如大秦成功。
大秦光这次送去书山学海的秀才,就足足有五万之多!
其中,不乏九国培养、投奔大秦的人才。
总数是大唐的十倍以上。
这也是为何大秦能强势崛起,百年内从弱变强,一骑绝尘,独步天下、称霸各国的原因。
可如今,大唐只凭这一个秀才杜预,竟然与举国皆读书的大秦帝国分庭抗礼,甚至后来者居上?
一人敌数万,这可能吗?
大唐的积分,骤然冲到了大秦近在咫尺的地步。
大秦君臣,大气都不敢出。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
终于····
交汇点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