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悠然吟诵道:“【终南别业】!”
偌大书山中,悄无声息,万籁俱寂,仿佛只有杜预与书山。杜预在吟诗,书山在倾听。
杜预淡淡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在这里,杜预将书山比喻成终南山,对读书人而言,其实也非常贴切。因终南山在修道之人的眼中,乃是修炼的洞天福地,而书山对读书人而言,同样是修炼的圣地。
才气,涌动。
书山上神秘的雾气,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向杜预飞速凝聚而来。
杜预继续道:“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我是文人,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读书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书山中的乐趣,也只有我一人能体会。
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这里,杜预写到了自己在书山中怡然悠哉、自得其乐。
雾气更加浓郁,简直犹如实质,凝聚在杜预诗句上。
杜预感到,在书山高处吟诗,反而有利于诗句升华。
毕竟,此地是读书人圣地书山。
才气浓郁无比。
此地作诗,比在凡尘中作诗更容易鸣州、镇国、传天下。
杜预索性也利用自己诗书特长,力争能跳过这第二重山。
杜预悠然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道,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