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白朱标的意思,众人自然齐声附和,皆以为常升最为合适。
见状,朱标这才下令道。
“传令北平,命常升即刻前往吐蕃,替换梁国公驻守吐蕃。”
“命梁国公率领先锋营支援安南战场,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
待诸事落罢,朱标便也示意众人离去。
今日之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朱标早就盘算好让拔擢常升,之所以没有上来明说,也是因皇后常氏的缘故,避免任人唯亲之嫌。
自然!
除常茂以外,李善长等人没有一个认为朱标如此乃是多此一举。
毕竟无论是爵位、官阶,还是与蓝玉的私人交情。
当今派遣常升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而且朱标暗示他们率先说出常升的名字,也是无可厚非。
虽说举贤不避亲,可朱标身为帝王,声名却也极其重要。
不多时,待走出皇宫铁铉刚要返回御史台衙门,而詹同却顺势上前出声道。
“铁中丞,陛下命你我二人挑选新设官职的官员。”
“老夫同你到御史台仔细商议。”
“嗯。。。。。”铁铉一时有些茫然的看向詹同。
“官员名录、履历文书皆在吏部,该下官前往吏部衙门才是。”
闻听此言,詹同笑着摇了摇头便同铁铉一并走上了马车。
“铁中丞有所不知,此时吏部衙门必被一众官员堵的水泄不通。”
“在朝官员亦或到京的地方官员,还有正在国子监待职的士子,哪一个不想上任这些新设的官职,哪个不想得陛下信重,加官进爵?”
詹同被官场浸润多年,自然深知官场的所有门道。
就眼下来说,想要得天子垂青,得天家信重,自是有两条捷径。
其一便是前往吐蕃、云南这般偏远之地,推行朱标设下的新政。
其二便是走马上任这些朝廷新设的官职,以朱标对三司、廉洁署衙还有国子监的重视程度,但凡担任新设官职必能在朝堂崭露头角。
而相比于前去偏远之地,这些个新设的官职在百官眼中自然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至于各个官员的履历文书,派人取来送至国子监便是。”
待詹同说完,铁铉点了点头便也没有继续多言。
和詹同猜测相同,此时吏部衙门前,一众官员也似先前沈四平等人那般,手中拿着文书,借公事为由打听新设官职的任命情况。
可朝会散去都有两个时辰,左右仍不见詹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