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御史言官知道内情,河南官员心有怨言,可谁又会因为几个郡县的百姓得罪当朝丞相?
更不用说那几个郡县的百姓没有第一时间饿死,到了冬天饿死多少,也就与此时无关。
更让铁铉觉得狠辣的是。
纵然当时此事闹大,谢全却也仍旧能够置身事外。
他大可以说百姓愚钝,不知为国朝效力,不愿卖出粮食供给前线军需,甚至还要称之为刁民。
而他谢全为了前线将士,这才谎称军情,恐吓百姓。
到最后,问责的也只是山西粮商,而他谢全却依旧能够置身事外。
片刻沉默过后,谢全重新将话题拉回到当下。
“仅凭此事便能断定那谢全并非蠢笨之人。”
“为应对当下朝廷裁撤冗官冗职,那沈四平的应对之法绝不仅仅只是更改公事日期,简单钻空子这么简单。”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铁铉、詹同自然愈发谨慎了起来。
而常茂却仍是不以为意,当即没好气道:“如今在京城,天子脚下!”
“谢全那些个小算盘或许能唬住地方县令,可在京城之中,他的那点小聪明还不够看!”
“几位放心,我这边派遣锦衣卫严密监视谢全。”
就在常茂笃定谢全那不入流的手段压根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之时。
此时一名锦衣卫百户快步赶了进来,当即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多有非议!”
因朱标安排,锦衣卫老早便有监督舆情之能。
当听到京城学子多有非议,常茂想都没想,直接令道:“命锦衣卫在学子中的暗桩平息舆论。”
“这。。。。。”
“怎么?这点差事都办不好?”
见常茂出声斥责,那百户赶忙拱手细细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不知怎的闹得甚大。”
“学舍、茶馆皆是大言此次朝廷裁撤官员。”
“舆情甚凶,难以抑制!”
就在常茂面露不悦,打算再次下令命锦衣卫平息舆论之时。
一旁的谢全赶忙出声道:“郑国公,学子向来最易受人教唆,而太上皇、陛下对学子都很是爱护。”
“强令平息民怨,怕也是不妥。”
“不如我等几人随大人走一趟,看看学子究竟对朝廷裁撤冗官有何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