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文钱啊!能买五斤糙米,凭沈家的经济情况,怎么可能给小孩子买灯?
提的都是沈爷爷和沈父拿竹子编纸糊的,最简单的小提灯。
今年她要是在家过节,自然是什么样的灯都能有,可光州还有另一个习俗。
那就是出嫁女不能看娘家的灯,会影响家里兄弟的运道。
当然,沈爷爷他们几个是肯定不会介意冬素在家住的,可蒋氏绝对会在背后默默念叨。
万一今年家里有个啥事,她肯定会怪到是因为冬素看了娘家灯的原因。
冬素也能在元宵节那天回凌王府住,只是就像她之前说的,这年一过,年夜饭一吃,其实她的假日就算结局了。
她能拖着晚几天走,可还是得走。看天气还会有一场大雪,万一大雪封了路,出行就更麻烦了。
就像后世很多人回家过年一样,不管回家的时候有多开心,可年一过,就得倒数返程了。
跟凌王的合约没到期,她还是个打工人,老板还在边关吃苦,她在家里享受,想想也有点心虚。
还有一千禁军等着护送她到幽州,这一千人在凌王府住着,一天的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禁军跟王府护卫可不一样,人家是皇帝的兵,派来护送凌王妃,那是皇上给的恩赐。
自然得好吃好喝伺候着,这过年,人家还不能回家团聚,你得包红包吧,得做身新衣裳吧。
那生活品质要是还不如在长安,下回谁会跟凌王妃出任务?
给王府亲卫加个宵夜煮碗青菜面就成,给禁军,你总得加个蛋吧!小咸菜得切点吧!一千人呢,哪哪都在花钱。
这个时代,最费钱的就是养兵。
并且,王府亲卫能被王妃支使着去给沈家挑塘泥,禁军就不行。
刘管家没说,沈冬素自己估算一下,这可不是小数目,还是赶紧让他们完成任务回长安的好。
所以这几天,沈冬素是全身心地陪家人,主要是陪沈爷爷,沈父要招待来拜年的客人。
蒋氏不需要她,感觉她不在家,蒋氏更自在。
她一在家,全家都围着她转,蒋氏早就暗自生闷气了。觉得回来的不是女儿,而是个祖宗!
沈林钟已经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了,要陪冬素一起去幽州。
不出意外,沈爷爷和沈父是支持的,只有蒋氏再次表演眼泪说来就来的能力。
抱着沈林钟大哭,非说让他成了亲再离家,他要敢走,她就绝食啥的。
边哭边瞪着沈冬素,好像是她把大哥给诱骗离家的。
沈冬素整个大无语,她一句话也不想跟蒋氏多说,甚至都没说两句场面话安抚蒋氏。
虽然沈林钟还没娶妻,她都开始同情未来的嫂子了,若一直这样,蒋氏一哭,沈林钟就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