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邓晓阳和李朝阳最新章节内容 > 第1164章 赵东返回东原永林离开东投(第2页)

第1164章 赵东返回东原永林离开东投(第2页)

林华西心头一震。他没想到于伟正会如此直接地抛出这个问题。东投集团是东原的明星企业,齐永林更是资历深厚、人脉广泛的老领导。他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凝重而坦诚的神色,缓缓摇了摇头,声音很是谨慎:“书记,说实话……没有底。东投集团体量庞大,业务复杂,关联企业众多。齐永林同志在集团威望很高啊,管理风格也比较……独立。我们纪委虽然对国企有监督职责,但东投集团……情况特殊,介入深度有限。

于伟正点了点头,示意林华西继续说下去。

“目前,我们没有掌握东投集团存在类似魏昌全案这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确凿证据。但是,”林华西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职业的警觉,“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衡,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任何企业,如果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都容易滋生问题,甚至……失控。”

“是啊!”于伟正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这正是我最担心的!魏昌全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不算太大的农业开发总公司就能捅出这么大的窟窿,那东投集团呢?它要是出了问题,那就不只是几百万、几千万的事!那是动摇东原经济根基的大事!后果不堪设想!”

于伟正不敢往深了想,无论哪一级的干部,都不愿下面出事,但事实的教训太深刻了,东洪石油,东原农业,这些都是惨痛教训:“华西同志,我看不能再等了!必须未雨绸缪!我考虑,由你亲自带队,以‘三学’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份,对东投集团进行一次深入的‘回头看’!重点不是去抓咱们同志的小辫子,而是要帮助东投集团查找在党的建设、内部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不足!”

他走到林华西面前,声音放缓了些,但分量更重:“这次‘回头看’,目的很明确:第一,要督促东投集团党委真正重视起‘三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要真正解决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第二,要帮助他们查找管理上的漏洞,特别是权力运行监督、重大决策程序、财务资金监管等方面的薄弱环节!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于伟正的目光变得异常深邃,“是要给齐永林同志提个醒!给他敲敲警钟!让他明白,东投集团不是独立王国!党的领导必须加强,监督制约必须到位!希望他能理解市委的良苦用心,主动配合,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避免东投集团因为管理失控而走上歪路,最终害了企业,也害了他自己!”

林华西感受到了于伟正话语中的沉重分量。他深知这个任务的敏感性和艰巨性。齐永林不是魏昌全,他的地位、资历、人脉都非同一般。这次“回头看”,恐怕不会这么容易。

但他更清楚,作为纪委书记,作为市委班子成员,他责无旁贷。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于伟正,声音沉稳有力:“书记,我明白了!请您放心,我一定亲自带队,按照您的指示,认真组织好这次对东投集团的‘回头看’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方式方法,既查找问题,也帮助改进,争取达到预期的效果。”

“好!”于伟正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疲惫的欣慰,“华西同志,我相信你能把握好这个度。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整人,是治病救人,是防患于未然!是为了东投集团更好,也是为了东原更好!”

“明白,书记!”林华西再次郑重应道。他知道,这是一场可能更加微妙的较量,暗自感慨,这是都不好惹啊。

林华西走后,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赵东推门走了进来。

“书记。”赵东轻声唤道。

于伟正转过身,看到是赵东,脸上的怒色缓和了一些,但眉宇间的疲惫和沉重依然清晰可见。他松了松领带,解开了衬衣的第一粒扣子,指了指沙发:“小赵来了,坐吧。”

赵东在于伟正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看着于伟正略显憔悴的脸色和桌上烟灰缸里满满的烟头,关切地问:“书记,您看起来……心情和状态不太好?是不是太累了?”

于伟正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那份调查报告,递给了赵东:“你自己看看吧。”

赵东疑惑地接过报告,翻开一看,当看到“473万元”这个数字时,他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瞬间瞪大:“473万?!这……这怎么可能?!魏昌全他……他胆子也太大了!”他快速浏览着报告内容,越看越心惊,“这……这简直是丧心病狂!”

于伟正掐灭手中的烟头,又续上一支,声音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和痛心:“看到了吧?这就是东原的现状!病入膏肓!我如果还不狠刹这股歪风邪气,东原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动辄就是几百万的大案!放眼全国,有几个地方像我们这样?越贪越穷,越穷越贪!随便哪个领域,哪个部门,只要深挖,就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这些年,这些领导干部的良心都被狗吃了!我不对这些王八蛋下死手,不枪毙几个,镇不住人啊!”

赵东看着于伟正激动的样子,颇为少见。于伟正在担任组织部长的时候,总是以笑脸带人,再加上长的面善,不少干部对于伟正的评价都是平易近人,有亲和力。

赵东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提醒道:“书记,魏昌全……他毕竟是周鸿基秘书长的秘书……”

“周鸿基秘书长的秘书怎么了?”于伟正打断他,“管不了那么多了!敢这么肆无忌惮贪污的,哪个没关系?哪个没背景?就因为他是周秘书长的秘书,我们就网开一面?那党纪国法何在?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他夹着烟挥着手,“不拿下这些特殊的干部,东原就不会有好日子过!这个口子,绝不能开!”

他说完,又狠狠吸了一口烟,因为吸得太急,呛得咳嗽了几声。

赵东看着于伟正咳得微微弓起的背,心里一阵发酸,忍不住劝道:“书记,您这样抽烟,身体扛不住啊……”

于伟正摆摆手,止住咳嗽,声音沙哑:“离开烟不行,压力太大。”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天空,坦然道“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骂我,说我搞‘三学’是形式主义,说我枪毙人手段太狠。但是小赵啊,你看到了,现在的干部,思想上出了大问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安于享乐,抵触学习!根子烂了!不狠下心来刮骨疗毒,行吗?‘三学’活动,就是要解决思想根源上的问题!所以我才会发这么大火!”

这是赵东第一次看到于伟正如此卸下包袱,像一个疲惫的长者般对一个下属袒露心声。他之前在东原的朋友圈里,听到不少关于于伟正脾气暴涨、骂人成性的议论,甚至有些话很难听。但此刻,看着眼前这位为了东原呕心沥血、顶着巨大压力也要坚持原则的老领导,赵东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理解,有敬佩,也有一丝心疼。

赵东沉默片刻,轻声说:“书记,我理解您的难处和决心。钟毅同志在任期间,可能……太软了些。”

于伟正闻言,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钟毅同志……是宅心仁厚。但当一个管理近千万人口的地级市一把手,宅心仁厚……有时候未必是个褒义词。”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沉重,“他在选人用人上,山头主义太盛。全市二十二个区县一把手的岗位,平安县出来的干部就占了四分之一还多!”他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郑红旗、吴香梅、廖自文、孙友福、李朝阳、张云飞……都是县区党政一把手!这怎么得了?!我不否认这些干部能力都不错,但是,平安县的干部优秀,不能代表其他县区的干部就不优秀!这让其他县区的干部怎么看?大家还怎么有干劲?怎么安心工作?”

他掐灭烟头,目光变得坚定:“所以,我必须给其他干部信心!给他们舞台!‘三学’活动,就是要打破这种固化的格局,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营造一个公平竞争、风清气正的环境!清理东原官场的乱象!”

赵东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书记,您说得对。东原确实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我……我想回来,在您身边工作,为您分担一点压力。”

于伟正看着赵东诚恳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你有这个心就好。不过,你已经是正县级干部了,再回来给我当秘书,没出息了。原本我计划让你留在省委组织部的,那里平台更高。但是,”他话锋一转,“省委组织部新来了常务副部长,情况有些变化。你回来也好,东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