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晓笑着招手:“过来让我瞧瞧,瘦了没?”
她想伸手摸摸他的脸,却因为肚子碍事,胳膊抬到一半就停住了。
顾从卿从厨房出来,自然地扶了她一把,把靠枕往她腰后塞了塞。
“刚回来就咋咋呼呼,”顾从卿拍了拍土豆的后脑勺,“没看见你嫂子正不舒服?”
土豆这才注意到刘春晓脚踝处的浮肿,赶紧把手里的巧克力递过去:“嫂子你脚肿了?”
刘春晓接过盒子,心里暖烘烘的:“有心了。
快去洗手,我让你哥给你炖了排骨汤,补补。”
晚饭时,土豆唾沫横飞地讲着游学见闻,说到瑞士的雪山时,忽然意识到什么,挠了挠头:“哥,暑假去雪山是不是有点怪?其实那边夏天也有雪,就是少点……”
顾从卿夹了块排骨给他:“只要你玩得开心就行。
对了,跟你说个事,我们最近在看保姆,等你嫂子生了,家里得添个人手。”
“找保姆?”土豆眼睛一亮,“是不是会做中国菜的那种?
我想吃红烧排骨炖粉条了!”
第二天下午,中介带了位四十多岁的英国保姆来面试。
保姆穿着得体的套装,手里拿着厚厚的推荐信,说起育儿经验来头头是道,可当顾从卿问“会做中餐吗”时,她明显愣了愣。
“抱歉,我更擅长西式辅食,”阿姨有些尴尬,“比如蔬菜泥、土豆泥……”
刘春晓悄悄拉了拉顾从卿的衣角——她其实更希望找个懂中餐的,毕竟孕期总想吃口家乡味。
连着面试了三个,不是饮食习惯不合,就是不合眼缘。
顾从卿有点犯愁,刘春晓倒看得开:“别急,慢慢找,实在不行就找个手脚麻利的,我教她做就是了。”
这天傍晚,中介又带了位华裔阿姨来。
阿姨姓陈,是从马来西亚来的,会说粤语和普通话,一进门就注意到刘春晓脚踝的浮肿:“太太是不是晚上睡不好?
我以前照顾过孕妇,用薏米红豆煮水泡泡脚,能消肿的。”
这话一下子说到了刘春晓心坎里。
陈阿姨说起育儿经时,还提到“坐月子要喝生化汤”“婴儿胀气可以顺时针揉肚子”,顾从卿越听越满意,最后干脆让她留下试工三天。
陈阿姨手脚麻利,当天就炖了鸽子汤,说“补气血,对孕妇好”。
刘春晓喝着汤,终于有个懂“中国规矩”的人在身边,不用再费劲解释“为什么不能吃生冷”“为什么要穿长袖袜子”了。
晚上睡觉前,刘春晓靠在床头,看着顾从卿给她揉脚。
陈阿姨煮的薏米水效果不错,肿胀消了些,她终于能伸直腿了。
“还是中国人懂中国人,”她叹道,“以前总觉得找个本地保姆方便,现在才知道,生活习惯合得来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