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案上摆着的除了师爷画像,还有六块牌子,大师兄谢铭,二师兄路飞杨,三师兄高远,四师兄赵辉,小师弟万书宇。
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想到宋长河记忆中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周砚的眼眶渐渐红了。
六枪出峨眉,唯有一人归。
宋长河解甲归田,收了长枪,从此江湖再无李氏峨眉枪。
但今日,古稀之年的宋长河突然要收徒,请来了江湖好友做见证。
峨眉枪,今日要有正式的传承人了。
今日到场的多为峨眉武术传人,从蓉城、宜宾、眉山等地赶来,皆是须发皆白的老者,不少人带着晚辈前来做见证。
李凌风当年在江湖中有着赫赫威名,一生惩恶扬善,快意江湖,深受敬重。
当年虽然只正式收了六位徒弟,但李氏武馆数十年间培养教导的学生却足有上百人。
今日到场的,其中便有一些未正式拜师,但依然尊称李凌风为师父,宋长河为师兄的弟子。
李凌风去世之后,宋长河作为峨眉枪的传承人,虽未收徒,但江湖地位不必多言。
宋长河虽多年未出手,但战绩可查。
一生转战八万里,枪下的日本鬼子和洋鬼子亡魂不计其数。
是枪王,也是枪王。
此次邀请函发出,短短半个月间,一众老友纷纷赶来。
宋长河本意是办一场小规模的拜师典礼,愣是成了一场峨眉武术传承的盛典。
周砚在人群中看到了嘉州日报的沈少华,拿着相机正在找机位,刚刚都没注意到他。
正堂首位摆着两张太师椅,宋长河坐了其中一张,旁边那张空着。
周砚知道,那是给李素素留的。
两侧六张椅子,坐着六位德高望重的武师。
当然,这年代很少有全职的武师,他们当中有专职跌打损伤的老中医,有退休的老铁匠,甚至还有退休的体育老师。
老太太和周家的亲友团站在一旁,满是欣慰的看着这一幕。
夏瑶站在老太太身边,手里拿着速写本,手中铅笔刷刷在纸上画着,表情挺认真的。
周明跪在地上,从宋婉清的手中接过盖碗,举盏齐眉,腰背挺直,恭敬诵念道:“徒儿周明……侍师如父、终生不渝,伏冀慨允!”
宋长河接茶喝了一口,放在一旁茶几上,看着周明道:“周明,你拜入我门下,要遵循李氏武馆三条铁律:一不恃强凌弱,二不滥杀无辜,三不得不讲武德!可能做到?”
“谨遵师父教诲。”周明恭敬点头。
“好!”宋长河起身将周明搀扶起来,从宋婉清的手中接过一杆红缨枪,递给周明:“此枪赠你,今日起,你随我学峨眉枪法。记住:持艺如持刃,慎出鞘。这是当年你师爷跟我的教诲,今日我一字不差的传给你。”
周明双手接过红缨枪,眼中满是光芒,重重点头道:“弟子明白!”
“今日起,你便是我宋长河的弟子,望你勤勉学艺,将峨眉枪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宋长河看着周明,似乎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的自己从师父手里接过那杆红缨枪。
“师父,弟子定当全力以赴。”周明郑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