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人,既不想种地,也不想学道,更不想去作坊,那该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眼前的道士面色古怪。
随即,便指向那些接受施粥的人:“你说他们?”
崔琰哑然。
“这不是养懒汉吗?这么多无用之人,官府难道什么都不管?”
“啪!”
对方如雷霆之势般从衣袖中掏出一本经文,摔在桌案上。
“施主,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按照《道经》的教义,万物皆有道,人亦为载道之物。既然是道,就无有用无用之说。”
“而且……”
道士不经意的瞥了眼崔琰腰间别着的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
“那些世家子弟,终生不去劳作,只顾寻欢作乐、欺男霸女,为何却无人称他们为懒汉?”
“反观寻常百姓,非但没有寻欢作乐,反而遵纪守法,只是因为不想劳作,难道就要将他们称其为懒汉,称其为无用之人吗?”
“……”
头好痛!感觉要长东西了!
崔琰这个曾经啃老啃到快三十岁的世家子弟心虚的将自己的玉佩藏起,这才不怎么硬气的解释道:“可他们总归要生存的。”
“不是有我们和官府吗?”
“官府的钱粮来源我都是好理解,但你们的钱粮是哪里来的?”
道士指着崔琰捐献的百金,其意义不言而喻。
“凡捐献者,都会在道观中刻其姓名,供人赏赞!”
感情还是名利?
道士的话几乎将崔琰雷的外焦里嫩。
初识道家,以为对方是那种不食烟火的仙人……
但现在看来,就属此处最为功利!
可是。
倘若不功利,如何能施的起粥?养的起人?
钱粮,才是一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