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灾年里,还能有这样细致的安排,杜大人就是咱的大恩人。”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则面露坚毅之色,其中一个大声说道:
“杜大人为咱们考虑得这么周到,咱们也不能光等着吃芋头粉。
等忙完这阵,咱还得跟着杜大人,多想法子找粮食,不能光靠这点芋头粉过日子。”
他的话得到了周围一群年轻人的赞同,纷纷握拳表示要更加努力。
妇女们则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其中一位说道:
“这分配方案好,每个村都能照顾到,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咱可得把芋头粉省着点吃,说不定还能熬到新粮下来。”
另一位妇女接着说:“对,咱还得把芋头粉做出花样来,让家里人吃得饱又吃得好。”
孩子们虽然不太懂大人们说的这些,但看到长辈们的表情,也感受到了一种安心。
他们在一旁嬉笑玩耍,仿佛这场灾荒的阴霾正在逐渐散去。
当大伙知道芋头粉是为冬天做准备,而眼下河滩里还有不少芋头,足以补充这几个月的粮食空缺时,原本热烈的讨论声中又增添了几分惊喜与振奋。
村里的族老们则欣慰地笑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感慨道:
“杜大人真是把啥都想到了,不仅为冬天打算,还顾着当下。这河滩的芋头就是咱的福气,咱可得珍惜,不能浪费一点。”
有村民提议:“咱可以变着法儿吃芋头,除了之前的做法,还能把芋头和其他野菜一起煮,说不定味道更好,也能吃得更久。”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各种芋头新吃法。
整个村子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村民们不再像之前那样为粮食担忧,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几个月生活的信心。
大家深知,全县有杜尚清的带领,加之这河滩里的芋头作为支撑,他们一定能够平稳度过这段艰难时光,迎来生活的转机。
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与芋头相关的劳作中,为了自己的家庭,也为了丰水县这个大家庭,充满干劲地努力着。
这几日,齐柏一直埋头于芋头产量的统计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此刻,他满心欢喜,双手紧紧捧着账本,一路小跑着来到老爹杜尚清面前,激动地汇报:
“爹!经过这几天的仔细核算,咱们这次的芋头收成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