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丢进滚滚长江。
剩下的为了活着,只能麻木屈辱的忍受着。
拼命的下苦力,才能暂且苟且偷生。
然而拼命下苦力的结果,就是身体的急速透支。
总有一天一头倒在地上。
被活活的抽死,或者被刺刀捅死。
然后依然逃脱不掉,被丢进滚滚江水的可悲结局。
——
在后世,杜剑南看到一篇关于抗日战争中,东洋掠夺中国资源的报道。
其中专门提到了日寇对马鞍山一带铁矿石的掠夺。
从3年起,一直持续到45年日寇战败投降,东洋从马鞍山矿区劫运回国的铁矿砂共达537万吨。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常年奴役的矿工、搬夫、选矿夫、杂役人数。
保持在27万到35万人。
各个矿区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中国人,每天至少有50人,多时达200多人。
在江河边死掉的搬夫杂役,鬼子都是直接丢进水里。
而在各个矿区累死饿死被打死的矿工、搬夫、选矿夫、杂役,则是在矿区附近挖几个深坑。
里面尸骸累累,形成了一个个万人冢。
“呼——”
在狂风中,心情压抑的杜剑南没有继续想下去。
他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在前方6千米处,小黄洲下游的江面中心航线上,那一艘舰首悬挂着菊纹章的炮舰。
那是一艘势多级河川炮舰。
舰长54。6米,宽。03米,吃水。02米,船员62人。
常备排水量33吨,动力为2座直立式2段臌胀往复式蒸汽机,2台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最大输出200马力。
最大航速6节。
舰艇装备2座单装三年式76高炮,2座单装九六式25高炮,5挺7。7毫米机枪。
此时,这艘炮舰的两根粗烟囱里面,正冒着滚滚黑烟,游弋监控着附近的江面。
在舰首层,和舰艇中后部的2层平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