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需要与他死战。”
北冥宣自有他的作用,而其身亡之后,海境的游戏便结束了。
就这样,在边境战况持续拉锯之中,又过去了三日。
第四日,先有雨相覆秋霜失踪,后有王城所属放弃抵抗,不战而降,以及最后的重头戏,欲星移根据传统继任相位,随后带北冥封宇亲笔书信,前往南海的北冥流君府邸
【储君,乃国家之职位,若是太平时节,自是以嫡长子为先。
然,父王意外薨逝,骄雄、无痕两位皇弟掀起战祸,致使海境民不聊生。
幸有流君援手,免海境子民生灵涂炭之苦。
我自知能力不足,无法改变海境当下制度,亦无法为海境子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皇弟之功,海境子民共睹,天地人神共鉴,值此国难之时,储君之位理应由皇弟担任。
此事于海境,于海境子民,于众人而言,都是幸事。
臣已下令麾下所属尽数归顺,诚心恳求,为海境万世基业计,请储君择日前来王城,于紫金殿登基。】
北冥流君阅完手中的信,又望向了下方站在的欲星移。
信中言辞近乎恳求,与他而言有利有弊。
利自然是北冥封宇相让储君之位,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继位登基。
而弊端嘛,无非是北海那边需要他全权处理,这个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主要的弊端还是顽固派那边,他得换些手段。
再加上覆秋霜失踪,很大概率是北冥宣发现自己可能暴露,直接动的手。
既然如此的话,对方下一站应当是北海,或者说,被局势所迫,对方下一站只能是北海。
北海的战况,一定会比预想之中惨烈,因为那里将是决战之地。
而他现在的头等大事,便是整军前往王城,承接大统,正式登基。
“丞相,大皇兄没有说具体的时间吗?”
欲星移继任丞相倒是没什么,在墨家钜子提出墨鬼制衡之时,他便有这方面的猜测。
不过也无所谓了,丞相与统帅的制度等他将海境统一之后,便会着手处理,如今的海境办事效率太慢了。
“大皇子的意思是,全看殿下这边如何安排。
但在下建议,尽快。”
这一局到现在,留给欲星移的选择只有寥寥数个,而且在选之前,他还要做出另一个选择,他之责任究竟是北冥封宇,还是北冥王室,亦或者海境。
以失败者的身份,带领残部离开海境,下下之策,因为其他人可以选择投降。
借鉴南海的政策负隅顽抗,下策,王城那边很难实行这种政策,若是以强硬手段去实行,那些顽固派大可直接投向南海。
以北冥封宇之项上人头作为投名状,中策,也是钜子留给他的选项之一,但他下不去手。
那便只能选上策了,劝北冥封宇相让储君之位,让北冥流君能够真正携大势登基,一来保全了众人,二来也保全了墨学在海境的传承,三来保全了王城最后一点颜面,四来把顽固派那个大麻烦交给了北冥流君。
“既然如此,海马纵横,遣人去通知皇兄,擂鼓聚将,随本王前往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