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前宋是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士大夫互相抱团,形成了朋党派系党同伐异,最终结果就是尾大不掉,吏治腐败!
“冗费”就简单多了,就是“冗兵”、“冗员”等诸多原因下来产生的经费越来越多。
前宋的税收在所有王朝里面那都可以说是惊为天人,虽然支付了周围蛮夷外爹大哥的岁币岁贡,但这点钱通过海上贸易是可以赚回来的。
然而前宋末年依然国库空虚,其根本原因就是冗费。
丛兰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大其词,但不可否认,这样做还真有可能导致“冗员”的问题。
“这事儿可以放到明日的朝会上议一议,关于通政司的扩张问题,朕只是有这个想法,到时候让朝臣们拿出个章程来。”
“不过外刊新报伱们现在就可以着手去办了,必须落到实处!”
听到这话,丛兰总算是放心了。
二人继续兴致勃勃地大明新报的细节,张敷华在一旁越听越觉得心慌,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当真打算……开启民智?”
“嗯?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一旦开启民智,朝廷没了威严,皇上没了威严,那百姓自然就会不满于现状!”
“老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语,凭什么坐在这龙椅上面的人,不是他们自己?”
“这种想法一旦蔓延开来,那我大明危矣,天下乱矣啊……”
张敷华这话意思很简单,人人都开启了民智,那些老百姓意识到你老朱家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为何还要听你号令服从于你?
心如沟壑,后土难填!
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只是他这话太过直白了些,不过他是五朝元老,所以也不好追究什么。
朱厚照闻言也不发怒,而是笑问道:“张老,我老朱家是如何坐上九五之尊这个位置的?”
丛兰闻言神情一振,慷慨激昂地高喝道:“当然是因为太祖高皇帝驱逐勒虏、恢复中华,救万民于水火,拯救黎民于倾倒!”
“自古得国之正,无出其右者!”
这句话,是对太祖朱元璋一生功绩最大的肯定!
“既然如此,我老朱家还需要怕什么?”
“丛兰,大明新报的头版头条,就刊登太祖高皇帝的生平与功绩,堂堂正正地告诉天下百姓,我老朱家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君权天授’,而是因为我老朱家驱逐勒虏、恢复中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自古得国之正,唯我泱泱大明,无出其右者!”
“这一点,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要让整个大明都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