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田地的问题。
见此情形,丛兰心头剧震,满脸骇然之色。
难不成……皇帝陛下说的竟然都是真的?!
天下百姓,大多都成了士绅的佃户奴仆?
那些少得可怜的自耕户,还要缴纳本该不属于他们的赋税?
那这个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是皇室朱家的天下?
是百姓的天下?
还是说……
这是士绅读书人的天下?!
他自认为为官至今恪守本心,禀公执法,吏不容奸,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然而今日从汉王口中听到的这些,却是令他整个人都陷入了恐慌!
泱泱大明,亿兆子民,竟然十之八九都沦为了士绅的佃户!
剩下那一两成的耕户,还要承担本该属于士绅的沉重赋税!
谁都无法想象,这些平民老百姓,日子过得会是多么艰难!
为什么?
这不是太平盛世吗?
是谁给了那些士绅的权力?
又是谁明明心知肚明,却还在粉饰太平,侈人视听?
直到此刻,丛兰才终于明白,为何皇帝陛下会对士绅读书人抱有如此之深的敌意了!
回想起自己方才还在为这些士绅开脱,出言维护他们,一时间丛兰不由羞愧万分,他扭头看向了张敷华,满脸希冀地追问道。
“老大人,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张敷华闻言一怔,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一样,显得落寞无比。
“廷秀(丛兰字),自古历代帝王首重农桑,土地农桑也是我华夏延续至今的根基。”
“不止是帝王,我华夏子民安土重迁,读书人如此,老百姓更是如此。”
“陛下说的对,自建文年间起,乡野间就出现了士绅豪强兼并土地之风,准确来说的话,是自从我大明立国之日起,这种现象就已经出现了。”
“比如那李善长、胡惟庸这些淮西功勋集团中人,凭借手中权势大肆兼并田地,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亩,太祖高皇帝因此屡兴大狱疯狂打压这些功勋旧臣,这才强行刹住了这股风气,不然你以为那洪武大狱是没有原因的吗?”
“发展到了现在,情况已经极其严重了,皇亲国戚、宗室藩王、武将勋贵、士绅缙绅……甚至就连宫里面的太监宦官,都喜欢兼并田地置办宅子,天下百姓九成沦为佃户,并不是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更多!”
触目惊心!
骇人听闻!
此刻就连朱厚照都有些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