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启阳忙卖棉花时,卖完棉花的人家去开分到的荒地,意图明年种更多棉花。
虽然棉花价格在下降,但它还是很贵!
到十二下旬,只剩唐启阳家的棉花没有卖完,想等棉花降价再买的人只好去买,唐启阳卖得更快一些。
到元旦前他们家的棉花也卖完,市场比夫妻俩估计的还要强劲。
卖完当晚夫妻俩算总账,今年十四亩棉花收获两千二百多斤,收入六千一百多块,加上去年地收入,他们的现金上万。
这是一笔巨款。
徐兰和唐启阳末世前家境都可以,小时候压岁钱存起来也有大几万。
但这一万完全不同,这是大米才一毛五一斤的时代!
徐兰高兴收起钱和唐启阳说:“你说以后会不会通胀厉害?”
唐启阳说:“我感觉会,今年的肉菜比去年涨一些,小姜说他涨工资了,钱还是用来买房子比较好。”
徐兰说:“房子很不好买,没有商品房。”
唐启阳抱住她:“找到就买。”
元旦快放寒假,在县城上学的四个孩子没有回来,元旦第二天唐启阳就请人杀猪。
十一点多晓雯放学,给徐兰带来乔怡的来信。
徐兰洗手拿信在堂屋拆开看,信里说她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已经定下,以后在税局工作,过年后就上班。
年二十五她和志同道和的徐桓同志结婚。
乔怡要结婚,徐兰挺高兴,她考上大学时已经二十四岁,现在二十八了,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这么晚结婚。
希望徐同志是个良人。
徐兰收起信去厨房和唐启阳说:“乔怡年二十五要结婚。”
唐启阳笑说:“挺好,你收拾贺礼,我明天去寄江家叶家的回礼顺便给她寄去。”
徐兰问:“我就是不知道送什么好。”
现在送结婚礼物一般是布料,枕巾,暖壶之类的,这些东西乔怡应该不缺。
唐启阳说:“要不,送条火腿?反正我们是农村人,送吃的也没啥。”
徐兰笑说:“听你这么说我居然觉得可行,再给她寄点腊肠和花生,方便她送人。”
他们做的腊肉腊肠这两年都没有吃完,今年能在外面买到新鲜的鱼肉,吃得更少,徐兰的空间里存有一些,地窖里也挂有去年的一些。
还有火腿,自家吃的都是吃前三年的,做够三年都放空间里,这两年的十六条都挂在地窖里。
现在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