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说完,徐兰说:“棉花价格能不能回到三元不好说。”
纪凤英说:“是啊,现在不像以前,规定卖多少钱就一直是多少,不过现在更好,家家户户变有钱,大家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富裕过,有好几家买自行车了。”
像三队坡地分比较少的兴陶家,三兄妹六亩多地,平均亩产按差一点六十斤算,今年的收入也有上千元。
何况亩产不止六十斤,自家亩产九十多斤,他家不会差太多。
坡地分到多的人家收入更不用说。
王秋花家也挣不少钱,笑说:“我以前从来不敢想有一天能挣到这么多钱,像做梦一样。”
不用担心儿子娶不到媳妇。
纪凤英从来也没有想过,挣钱能那么容易,这还多亏徐兰两口子。
徐兰想起很久以前不经意听别人说过一句话:抓住机会,挣钱和喝水一样简单。
纪凤英想到公公说挣棉花的钱也就这两三年,以后不会这么容易,心里可惜,不过转念一想,能抓住这机会已经很好。
过两天,徐兰和唐启阳带着小六收后院的秋玉米,玉米棒带玉米皮掰下来。
两人干活快,不到一个小时收完玉米,搬到二楼用玉米皮绑成小捆挂起。
随后唐启阳去队里借来大铡刀,花差不多一天时间切碎玉米杆堆在地窖里封死。
下半截玉米杆拔起,栽的一半包介菜完全露出来,一半是空地。
唐启阳翻起空的地方,打算晾晒几天后建暖棚,四周搭起顶棚。
小六中午睡觉时徐兰在包介菜位置,用小竹铲把空出地方松一松,放点发酵肥,栽下包介菜苗,大的做咸菜,小的长大后做酸菜,过年时吃。
唐启阳翻完地的第二天早上,他提三十斤棉花去县城卖。
今年棉花比去年难卖很多,到十一点三十斤都没有卖完,提余下的五斤多回家。
唐启阳回到家洗手抱起过来抱自己腿的小六,进厨房和徐兰说:“还剩下五斤多提回来。”
徐兰翻着菜说:“那比较难卖。”
随后几天唐启阳早上去卖棉花,每天卖二十多斤,下午去翻棉花地,做事快的人家已经把地翻完。
后院的地晒几天后搭起暖棚,徐兰种下草莓和几窝甜瓜。
忙活间就到收晚稻时间,孩子们放农忙假回来,在家收割五天稻谷,收完晚稻背着被子带一些吃的返校。
随后进山采山茶果,收秋玉米,之后的一段时间徐兰和唐启阳像往年忙碌到十二月初,才有空闲时间。
休息一天,徐兰进山忙活,网一笼鱼,收三只黑山羊和几只鸭子,十几只兔子。
晚上处理黑山羊和分拣鱼,第二天徐兰去卖出大部份。
两天后周六孩子们回家,吃羊汤火锅,好好地补一补。
晓风晓语晓婕学习紧张,最近瘦了些,徐兰问她们生活上的事比较多,学习上只大概问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