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震耳欲聋,各种激烈的情绪交织碰撞,气氛依然达到了顶峰。
李彻却是微微阖眼,心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片刻后,他缓缓抬起了右手。
周围的喧哗声并未立刻停止,百姓们依旧情绪激动。
这时,守卫在侧的禁军动了。
他们整齐划一地抬起手中长枪,用枪尾沉重地顿向地面。
咚!咚!咚!
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如同战鼓,又似惊雷,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在敲击声中,百姓们渐渐安静下来,数万道目光尽数聚焦于皇帝一人身上。
李彻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地传了出去:“朕早就知道,这一战大庆必胜。”
“故而,朕早已思量过,该如何处置尔等。”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和百姓们闲谈:
“是效仿先帝旧例,将这些叛逆尽数驱赶至边关不毛之地,一如当年之奉国?”
“历史证明,那样是无用的。”李彻微微摇头:“生活愈是艰辛,他们对朝廷之恨意便愈发刻骨。“
“仇恨不会消弭,只会暗中发酵,终有一日,将酿成更大的祸端。”
“若依《大庆律》,按叛逆大罪论处,将叛贼尽数诛戮?”李彻话锋一转,看向周围的百姓:“表面看来,朝廷威严得以彰显,天下太平。”
“然,被世家鼓动、裹挟之人何止成百上千?数十万将士卷入叛乱,他们亦是我大庆子民。”
“朕,难道能将数十万人尽数屠戮殆尽,使得大庆十室九空吗?”
他叹了口气,那声叹息沉重地落在每个人心头。
“故而,朕做了一个决定。。。。。。赦免他们,让这些迷途之人,重新回到大庆!”
哗——
百姓之中顿时一片哗然,无数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们的皇帝。
他们不懂这场战争背后复杂的因果,但他们知道,囚车里的是叛军,是敌人!
是让天下动荡,让大庆儿郎战死的罪魁祸首。
在他们的认知里,坏人伏诛,好人得胜,才是天经地义的故事结局。
可如今,陛下竟然说要。。。。。。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