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寻常百姓都能读书,一直是魏训曾经的愿望之一,他主政蓉城时也曾建立过书院。
可惜,入学的大多是世家子弟,魏训也曾想留出更多的寒门子弟名额,奈何阻力太多无法实施。
到达城门外,罗月娘看到城门外的空地上,几名庆军士兵正围着一个土堆讨论着什么,旁边还堆着些新式的犁具。
“那是何物?”她又问。
一旁陪同的解明主动答道:“那是工部为修路在制作水泥,旁边那些是新式的曲辕犁和耧车,能省不少畜力和人力,正准备在全国各地推广。”
罗月娘惊讶道:“陛下准备为蜀地修路?”
李霖补充道:“是为天下修路,只是蜀地的路极其难,在整个大庆都能排得上号,所以要提前开始规划。”
罗月娘吃惊不已,蜀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千年,
都知道这里的路难走,可有几个当权者想过去修?
不是不愿意修,而是太难了,修路的难度和获得的利益完全不成正比。
四川盆地周围被秦岭、大巴山、横断山脉等高山环绕,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直接导致道路修建和通行极为困难。?
古代蜀地的交通主要依赖金牛道、米仓道等古蜀道,这些道路多沿大渡河、嘉陵江等河流分布,需翻越崇山峻岭。
不熟悉路况的人莫说上去走了,光是看一眼都会头晕目眩,不敢再看。
而李彻从北方起家,再次之前和蜀地毫无关系,他明明可以放手不管,继续让蜀地的路如此下去。
所付出的代价,无非是蜀地的商品难流通,每年死上一些运货的民夫、商贾而已。
但他偏偏要修路,做历代统治者从未做过的事情。
李霖开口道:“陛下常说,强兵富国,根基在于科技与民生。”
“光靠刀剑,可打不下万年基业。”
“而蜀地乃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未来朝堂主要发展的地方。”
说罢,他深深看了罗月娘一眼:“罗将军现在知道,为何陛下让我等入蜀了吧?”
“不是迫不及待让蜀地臣服,而是因为发展蜀地越早越好,陛下拖得起,蜀地却拖不起了。”
李霖没有骗她,蜀地的确是李彻重点发展的对象。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武侯《隆中对》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