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某个管理层在演示会上夸夸其谈时,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就会“恰好”发生点小故障——不是焊接偏差了0。1毫米,就是涂装多了道划痕,仿佛这些钢铁家伙也在用它们的工业语言表达抗议。
新风系统勤勤恳恳地过滤着空气,却怎么也滤不掉弥漫在车间里的那股子“你行你上啊”的怨气。
销售部的PPT做得越来越炫酷,动不动就是“革命性创新”“行业颠覆者”之类的华丽辞藻。可惜客户们的验收仪器不吃这套,该检测出的瑕疵一个不少。
有个技术员偷偷在测试报告模板里加了段隐藏代码,每次检测到夸大宣传时就会自动弹出“战报可以说谎,但战线不会”的提示。
最讽刺的是高管们的“用户体验之旅”。
他们戴着安全帽在车间摆拍的照片,活像是野生动物园里的观光客。
照片里永远捕捉不到的是,当他们离开后,技术员们对着他们摸过的设备进行二次消毒的场景。
智能监控系统默默记录着这一切,数据分析显示,管理层巡视过的生产线,次品率总会神秘地上升0。5%——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领导效应”。
会议室里的全息投影还在循环播放着精心剪辑的宣传片,画面里的产品完美得像是来自未来。
而在实际使用现场,客户们的表情从期待到困惑再到愤怒的转变,简直可以做成一套表情包。
有个工程师甚至在用户手册的扉页用显微字体印了句真相:“本产品实际性能约为宣传片的62。7%,具体以实物为准。”这大概是他能做出的最温和的反抗了。
就连公司的AI客服都学会了这套话术。
当客户投诉产品不符预期时,它会彬彬有礼地回应:“感谢您对我们宣传创意的认可,现产品正在努力向宣传片靠拢中。”而仓库里的库存数据不会说谎,那些因为实际性能被退回的产品,正在默默堆积成一座讽刺的纪念碑。
这种场面真的是活像是隔壁那位整天自封“南亚小霸王”的印度老哥,吹起牛来连草稿都不用打。
每次战略会议,他们展示的PPT都华丽得像是科幻大片预告片,标注着“全球领先”“技术颠覆”之类的浮夸标签,就差在封面印上“宇宙最强”四个烫金大字了。
技术员们坐在台下憋笑憋得内伤,因为他们心知肚明,那些酷炫的3D动画和实际产品的差距,大概就像印度自研的光辉战机和F-22的差距一样感人。
智能工厂的数据看板诚实得像个耿直boy,死活不肯配合管理层的美丽童话。
客户参观时,机械臂乖巧得像是芭蕾舞演员,生产出的零件精度堪比瑞士钟表;等贵客前脚刚走,后脚就原形毕露,公差大得能塞进一本产品手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