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江东之战打完,公子所节诸州必将迎来大变。’亦是想到这里,李通在心底暗暗思量起来。
在曹昂的麾下驱使数载,对曹昂的脾性,李通太了解了,对于攻克的土地,不可能不进行实控的。
或许这期间会出现风波,但最终的趋势一定是朝实控倾斜的。
荆北,荆南,江淮这些地方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再者言,以孙策为首的江东割据势力被倾覆掉,过去在荆豫徐扬诸州的驻防体系,就不适用于后续了。
不调整,肯定不行。
“按丞相府之令,将该公函抄录千份,分派到冀州各郡国县张布。”在此等氛围下,夏侯惇语气铿锵道。
“另以前将军府的名义,将抄录的公函,下派到冀州诸军各部去,叫各级将校宣读此公函,让每位兵卒皆知江东之战实况。”
“喏!!”
夏侯惇话音刚落,立时就有人作揖应道。
作为前将军,夏侯惇驻邺城督冀州诸军事,其权柄是极重的,在冀州诸地、沿边分驻的十数万精锐,全都在夏侯惇掌控之下。
这其中就包括平北将军张燕所领黑山军。
在如今曹氏麾下,论及权柄最重的,一个是曹昂,另一个就是夏侯惇,而在二人之后,是征西将军曹仁、并州刺史夏侯渊等,这是曹操有意安排的,曹操要用这种方式,既凸显出曹昂的地位,又使麾下老人不至于落差太大。
夏侯惇处在这个位置上,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与倚重。
在过去数月间,夏侯惇干成了不少事,敦促平北将军张燕整饬黑山军,除保留数万精锐建制外,余下要分迁到冀并治下安置一批,此外构建提防袁谭、袁尚等敌对势力防线,剿灭冀州治下反叛势力及余孽等,全都是夏侯惇一力督促落实的,这给曹操在许都省去了不少麻烦。
曹操是领冀州牧不假,同时在邺城组建牧府,以增强对冀州各郡国众县的掌控,但想要增强掌控力度,还是要从军事层面着手。
毕竟袁绍在冀州统治的时日太长了。
也是这样,曹昂将一项重要差事,交付给夏侯惇来办,即兴屯,这个兴屯,不止涉及到军屯,还涉及到民屯,也就是说在这件事上,冀州牧府方面,也要配合好夏侯惇来将此事落实到位。
因为曹昂的缘故,使得曹氏治下兴屯之策,相较于以前有不小的改变,在军屯推行一段年限后,便根据情况转为民屯,以此交由地方有司管辖。
别小看这一变化。
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军屯要上缴的多,民屯要上缴的少。
在乱世纷争下,连吃饱肚子都是奢求,那么就不会有人想别的,能叫一家老小吃饱肚子,谁还奢求别的呢?
可一旦承平的时间久了,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这积极性肯定会走样的,到时军屯非但不会保持好的趋势,相反还会处于崩溃。
所以改军屯为民屯,人还是那些人,但因为征收的比例不同了,人会保持着高涨情绪,那种植出的粮食产量肯定会保持好。
而在这其中,还会推行水利建设,新农具推广,耕牛租赁,农肥推行等,即便期间或有灾情出现,但总体的粮食产量会保持增幅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