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还是得继续蛰伏下去,不能轻举妄动。”
“等,一直等下去,等到秦想想出错。”
“接到了外交部订单是好事,但她一定能完成吗?外交部订单要求最高,恐怕是过不了验收验货的那一关……不着急,慢慢等着她出错。”
刘满福只能这么劝服自己。
而秦想想回到飞燕二厂,知道了订单完完全全的消息,也明白这一次外交部的订单,是对飞燕二厂产能与标准的极限压力。
并且原材料稀缺,李书记提醒她:“厂长,我们得申请一批符合要求的更高品质高支羊毛面料。”
“可不止这些。”
秦想想手里拿着小本子和钢笔,发现又到了她“狮子小开口”的环节了,既然外交部订单都来了,只要一些原材料算什么。
当然是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啦。
“我们要进口的高支羊毛面料,还要特种染料和助剂,里衬要换,要用更加高级的里衬和辅料,现在听说不是有那什么隐形拉链?还有那什么高品质的垫肩,全都来一点。”
李书记在旁边听得是冷汗连连啊,从兜里拿起手帕擦一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
秦想想:“我们厂里的设备太陈旧了,干脆再申请一批进口的高速平缝机、撬边机、还有立体裁床,要保证咱们的外交官制服工艺超过国际水准。”
李书记:“……”
写吧写吧,你写申请吧,要是能审批下来,算我输。
“还有——”
李书记脱口而出:“还有?”
“我在学校里听说,咱们沪市本地生产出了新式电动缝纫机和蒸汽熨烫设备,优先给咱们厂里调配指标。”
“还有……”
李书记:“……”
以前他们纺织厂要东西,还真没这个底气,这新厂长完全是“投机主义”吧,申请这么多东西,能批下一点也是赚。
“最好还有一辆车。”
秦想想写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车,她这样的厂长,估计申请小桥车还不够格,但是工厂可以申请一两辆“沪市牌”货运卡车的分配名额,用于原料和成品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