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顾祯也只是简单写了些,毕竟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定下准确的规定的。
顾祯花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完善他举办的这个“外门大比”。
天赋爆表的弟子并不多见,更多的都是勤能补拙的人。
因此,这个外门大比就很重要了。
一是给所有的外门弟子一个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临山派的内门弟子水平都不会差。
若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收内门弟子,那么这样收来的内门弟子很容易参差不齐。
对于外门大比,顾祯定下的初步计划是,今后每三年都会举报一次。
这个三年时间是顾祯考虑了很久定下来的。
三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正好够外门弟子学会外门教的那些武学。
同样这三年的时间也可以让他们对所学的武学有时间去做自我感悟。
这样,就会产生弟子之间的风格变化,也能很容易区分有天赋的弟子和没天赋的弟子。
至于每次外门大比后,收几个弟子进入内门,顾祯也想好了。
收的个数也要很讲究,要不然收的多了,那临山派的内门人会越来越多。
如果收的少了,那补充的又慢了些。
考虑了许久后,顾祯定下了三这个数字。
意思就是,每次门派大比的前三名可以直接进入内门。
不过,顾祯还定下了另一个规矩,那就是除去前三名,前八名的另外五个人还会得到一次加试的机会。
不过,这次加试并不固定进入内门的人数,可能某次五个人都被收入内门,也有可能某次五个人都没有进入内门。
很显然,这个所谓的加试,正是顾祯从这次准备给贺晓晓和李中行“开小灶”中领悟出来的。
顾祯这会儿正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很悠闲的翻看着手上的纸张。
这些纸上所写,正是前面所说的那些。
顾祯看到最后一行字后,伸手遮了遮冬日里并不暖洋洋的太阳,淡淡地自言自语道:“自己写这么多干嘛?我也真是自己。”
顾祯眯着眼,正好瞧见温清从门口走了进来,然后站在了顾祯的左边。
只见温清伸手替顾祯遮住阳光,然后笑道:“师兄你说的这些终于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