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似乎立于天宇苍穹,俯视尘寰,以沉稳、傲岸、泰然之态度姑且作冷眼观,且看“苍蝇”如何动弹,如何表演,怎么成气候。
站在历史、时代和宇宙的高度看待这场较量,通过急速变化的时空交互映衬,表现出一种力挽狂澜的胆魄、一种义无反顾的决断、一种急昂奋进的斗志。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四个整齐的三字短句,笔力雄悍,似铜板铁琶,促节铿锵;如黄钟大吕,巨声镗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则点明这场较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势在必争,不能坐待历史作出结论,而必须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争取时间,以加速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当家做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正是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艺术概括和乐观展望。
这首词自始至终贯穿着反帝反霸、捍卫自由的思想意志。
上片对霸权主义者的行径予以嘲讽、揭露和鞭撘,笔调冷峻而不乏诙谐。下片则“高吟肺腑走风雷”,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反抗精神,风格雄浑壮伟。
上下片浑然一体,形成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
“武统,这是你写的吗?”杨黎姿身边有一个老人,面色冷峻而凌厉,但看《满江红》的眼神里满是欣喜和崇拜之色。
《满江红》有帝王之气,霸道无匹。
<divclass="contentadv">武统是杨黎姿的代号,但知道武统真实身份的人,却没几个。
“不是,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写的。”杨黎姿把目光从字画上收回来,面带笑意。
内圣:指的是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追求成为具有圣贤品德的人,这涉及到个人的自我提升、道德完善和君子人格的实践。
外王:则是指将内在的圣贤品德应用于外部事务,如治理国家、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对外界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通俗地说,“内圣”就是修身养性,“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自古以来,能做到内圣外王的人,寥寥无几。
老曾比较接近这个层次,他说过:“我不愿意做一个清官。”
这是什么逻辑?
老曾也说过:“人好美名,人皆如此。”
老曾喜欢美名,但不想用别人的贪衬托自己的清廉,所以他不愿意做一个清官,他要在可控范围内“同流合污”,只有这样,同僚和手下才会放心他,并帮助他成就一番伟业。
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老曾之所以能把为官哲学玩到极致,正是因为他在坚守自身道德的同时,又懂得如何尽可能去体谅别人、宽容别人。
当然,他的最终目的是团结别人、利用别人,实现共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内圣外王”是最高境界,这就是“当官须看老曾”的精髓所在。
“那这个人也太了解武统了。”老人笑道,“还能恰如其当地表达出来,很难得,是哪个?”
“日出东方。”杨黎姿说道。
老人一头雾水:“日出东方?没听说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