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南安戴高山电话 > 仙迹岩流芳(第4页)

仙迹岩流芳(第4页)

杨肃把自己看得没有任何破绽之后,才抬步出门,往王爷府安排的客厅走去,身后,一仆一婢相随着。

远远的,杨肃早见大厅里灯火通明,还未进门时,就见一个伺者出来迎接。入得厅堂,但见那差官与一中年男子对坐。那中年男子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素衣素挂,三咎胡须飘逸,也不见戴官帽,只扎一方头巾,一脸和颜悦色,正和那差官笑谈着呢!

中年男子见杨肃进来,微微倾身问那差官:“此人可是杨道长?”

那官差一转身,赶紧回说:“禀王爷,正是杨道长!”说完赶紧起身,出来迎接!

及杨肃走近那素衣中年男子面前,那男子用手示意杨肃,微笑地说:“道长请坐!”

杨肃一时迟疑,不知眼前这位中年男子是何人,忙一欠身,正想入座。突又觉得有些唐突,便用手拉了一下差官,小声地问道:“那上坐者,何人也?烦请大人引荐!”

那差官笑了,说道:“杨道长,不是说王爷私宴吗?上坐者自然是当今王爷了!”

杨肃一听,突觉两腿发软,赶紧“朴通”一声倒地跪下,磕着头说道:“王爷在上,恕小道不知,冒犯了,冒犯了!”

只听王审知哈哈大笑,示意那差官将他扶起。说道:“道长请起,本王素衣相见,就是想不让你有所拘束,何必大礼?请坐,请坐!哈哈”王审知爽朗的笑声,让杨肃恐惧顿消,但怎么也缓解不了压力!那差官过来,将他扶起,并示意他入座。但身为山野村夫的他,和王爷同席而坐,怎么也无法自在啊。

入座之后,那差官用手一拍,就听后厅的音乐声响起,紧接着,数名训练有素的宫女,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杨肃是一道士,自然懂得管弦之声,他起身敬了王爷和那差官,不知不觉中,也随那音乐声,慢慢地溶入场景。

尽管王审知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半点严肃之举;内厅的音乐声声,宫女的舞姿翩翩,但杨肃还是小心翼翼,努力克制,并不敢多言。的确,王侯与平民之间,永远不会有太多的默契。此时杨肃心里,只想把王妃娘娘的病治好了,早日回家团聚!

说实话,对于王审知的宴请,杨肃并没有感觉多少自豪。反倒想,自己只是一方游道,学得一点医术,能帮人治些小病,实在也是应该的,何值王爷如此厚爱。虽然他频频起身敬酒,自己也小饮数杯,却一点也不敢开怀。

倒是王爷和那差官都喝了不少酒,有些微醉了。看来,他们今晚确实是兴奋异常的,主仆二人一唱一和,说了不少有关杨肃医术高超的话,并期望杨肃能够留下来,在王府当个御医。而且,王审知还承诺要为杨肃加官进爵,敕封行赏!

但杨肃却不以为然,更不敢多喝酒,一个晚上言语不多,小心谨慎。酒宴散去之后,杨肃在往住处行走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十分清醒着的。

他一路上回忆王审知的话,说要让他留下来,同朝为官。但他只是小心地应承而已,说是同意吧,其实当时一点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更没有自己的思想。他只是觉得,王爷说出来的话,他杨肃回答时,只能是“是”“诺”或者“尊王爷命”“小道不敢”之类。他觉得在王爷手下做官,那种生活没有任何自在感,更不会有自己的空间。

他还听王爷说,他会下旨,敕封他为“太乙真人”并赐进士。这可是道行中极高的级别,别的不说,当年哪吒的师父,就是太乙真人,那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仙家了。

杨肃走着想着,终于走到自己的住处,他一侧身,便倒在床上,衣服也不脱,靴子也不脱,任那一仆一婢,在那摆布伺候,自己也在迷迷糊糊之中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杨肃照常去了后宫,让老宫女把那根细丝牵出,细细地为王妃把脉。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知道,王妃娘娘的病情,已经基本痊愈了。他唤过老宫女,继续对她耳语一番,老宫女点点头,领命去了。

随着王妃娘娘的玉体日渐康复,杨肃的事也就越来越少了,他的压力也由开始的很大,慢慢由大变小,再由小变无。渐渐地,他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总是想念着他的妻子儿女,想念着他的田园生活;还有,想念着和他一起泡茶饮酒的老友,及那些患病渴望得到救治却穷困的乡民。杨肃心想,再过上几天,等王妃娘娘能下床了,那时,再向王爷请辞回乡。隐居山野,为民治病,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他杨肃此生最大的理想。

可是,杨肃怎么去和王爷说呢?他清楚地记得,那个晚上他和王爷喝酒,王爷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点头应允了。如若不留下来,给王宫当太医,那岂不是有违圣旨?这可是欺君之罪啊,轻则赐死,重则诛灭九族。

杨肃想到这里,顿时打了一个寒颤,后背上冒出一层冷汗,感觉冷飒飒的。他不敢再往下想,心里开始有些慌乱。

换作别人,有这等好差事做,岂有不留下来封妻荫子的?但自从那夜王爷宴酒,杨肃就感觉自己和王爷不是一条道上的人。虽然王爷是个好王爷,不拘礼节,爱民如子,但作为一个山野村夫,杨肃明显感觉自己和王爷无法坐在一起,他的谨小慎微,在王爷目空一切的面前,是要付出巨大的心理压力的。

虽然平民出身的王审知不似一般帝王专横跋扈,但帝王就是帝王,那一种霸气和威慑力,让杨肃不管如何避让,都感觉寒光逼人,掠人魂魄。虽然他也知道,这种感觉并未严重到伴君如伴虎,但做为一个游方人士,杨肃觉得,还是回家种地更为实在!

第二天,那差官前来看望杨肃,并了解了王妃娘娘的病情。知道王妃娘娘已经痊愈并且近日可以下地了,非常高兴。他恭贺杨肃说:“道长真乃旷世奇才也,实是华佗在世。难怪王爷定要留你在身边做太医!他日必定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啊!”杨肃听得那差官赞赏,也不沾沾自喜。只是淡淡地说:“小道一生游闲惯了,整日在宫中无所事事,必然会出病来,还望大人回禀王爷,放小道回家与妻儿团聚”

差官一听,慌忙说道:“道长不可如此!王爷仍一代明君,岂可因为一时思乡,坏了前程!下官这就禀明王爷,让在下安排车马,将道长的家眷,接回福州!”

杨肃摆了摆手,连忙说道:“小道感念王爷和大人的恩德,但小道实乃一介村夫野道,深得王爷的器重,已然十分感激了,哪还敢有非分之想?小道去意已决,还望大人禀明王爷,放小道回去与家人团聚吧!”

差官连忙摆手,又说道:“不可不可,道长不是已经应承了王爷的旨意吗?若是此时再生反悔,必是欺君之罪,不但道长承受不起,下官也将受到牵连啊!”杨肃一时无语。是的,这欺君之罪可不是一件小事!他有些责怪自己胆小怕事,要是当时就婉拒或者说明原因,王爷或许可以理解,放他回乡。但当时已经承诺下来了,若再反悔,那问题可就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